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08-21 12:47:54
腐叶与青草下面,有不少等待被发现的菌子。地处滇中腹地的南华县,林地广袤、森林类型多样,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孕育出300多种野生食用菌。
“10年前哪敢想,捡菌子能变成‘香饽饽’?”何存亮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竹篓里已装了牛肝菌、青头菌等七八种山珍。作为“菌向导”,他不仅要熟悉每种菌子的生长习性,还要时刻绷紧安全弦:“有些菌子有毒,认错了可不行。”
南华县各乡镇,大喇叭里播报着毒菌辨识知识,村干部挨家挨户发放的防控告知书上印着12种剧毒菌的高清图片;当地还制定村规民约,划分松茸、牛肝菌等主产区,分区域重点管护……一套科学防控体系守护着游客的安全。
近年来,跟着向导进山捡菌子已成为南华县旅游的特色项目,亲子研学、深度体验、菌子宴制作等多种玩法很受欢迎。从单纯采售到深度体验,当地将菌子做成了“可触摸的生态课”:研学基地里,孩子们拿着菌类图鉴蹲在林间观察,跟着村民学辨认蘑菇;山脚的菌子宴工坊中,游客亲手将现采的菌子切片下锅,在“咕嘟”冒泡的土鸡火锅里,尝一口地地道道的林间美味。
像何存亮这样的“菌向导”南华县有近千名,旺季时一天能带三四拨客人进山。县城里的冷链物流车每天清晨出发,将松茸、羊肚菌等发往各地,甚至通过跨境电商送到异国餐桌。
为了让山林馈赠更可持续,当地把目光放得长远。南华县制定出台了松茸等食用菌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松茸采集方法”“牛肝菌采集方法”两项地方标准,并划定6个野生菌保护区,面积达到202.6万亩;高标准建成17片8140亩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科学保育。
“以前每到出菌季节,全村老少都会上山找菌,一些刚长到手指头大小的菌子就被采摘了。有时村民还会因为抢菌窝发生纠纷。”五街镇咪黑们村村民罗成章说,“如今村民们都知道要科学采摘、促繁,松茸的产量、质量逐年提升。”
2024年,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13833.5吨、交易额超19亿元。从山林间的悉心守护,到餐桌上的鲜美滋味,再到产业链上的创新活力,一枚枚山林间冒出的“金疙瘩”,正撑起一条生态保护、农文旅融合的特色产业链。(记者 李茂颖)
原标题:云南省南华县发展野生菌产业 山林藏珍馐 寻菌正当时
关键词:
上一篇: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健食品分析方法分技术委员会成立
下一篇:最后一页
长三角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圆桌会议举行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近日,第三届长三角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圆桌会议在杭州举行,80余位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行业代表、法官...
保障、激励覆盖旗下所有外卖平台骑士!阿里和蚂蚁携22个品牌联合推出橙意计划
8月18日,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宣布升级城市骑士之后仅一天,第一个举措来了!阿里和蚂蚁旗下的22个品牌,共...
世界最大跨径不对称三塔斜拉桥主塔冲刺封顶
8月18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甬江特大桥P59主塔上横梁...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冷链物流运行上半年数据出炉
记者今天(18日)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在促消费等政策的有效助力下,我国冷链物流...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