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5-03-26 11:30:11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与保险资金长久期的资金性质及回报要求高度匹配。在中国股市积极配置相关资产,预计可获得正向回报。
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由于负债久期较长,通常会投资于可长期持有且具有稳定收益的资产,而非短期高风险投机项目。因此,险资被业内视作“耐心资本”的代表,市场对其为资本市场、科创领域带来确定性资金支持寄予厚望。
中国平安不久前公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其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7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4%。2024年,该投资组合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郭晓涛表示,这一优良投资业绩正是得益于“穿越周期、价值驱动”的长期投资策略。“我们投资时并不是只关注当季热点,而是看10年、20年。”
他形容中国平安的资产配置结构为“哑铃型”——既包含高分红、高股息资产,也涵盖短期波动性相对较高的成长型资产。通过多样化的投资工具,使两类资产在股票结构中相互补充、持续增长,从而确保当前及未来的持续回报。
近年来,低利率环境对机构提升投资收益构成挑战。但郭晓涛透露,平安已于此前利率较高时前瞻性地配置了大量固定收益类资产,发挥“压舱石”作用,确保回报稳定。与此同时,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其投资组合中配置了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权益类资产,主要因其“类固收”的性质,获得了“非常好的高股息回报”。
今年来中国持续出台措施,支持保险资金“长钱”入市。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主要举措就包括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批复了5家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平安人寿位列其中。
市场分析指出,在此背景下,险资投资渠道有望进一步拓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谈及未来投资方向,郭晓涛在采访中多次强调,平安对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抱有充分信心。“无论高息银行股还是新质生产力、基础设施领域,对于能够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投资标的,我们都会积极研究、把握机会。”
这一投资策略已体现在中国平安的资金布局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累计投入近10.14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中,平安寿险累计投入600亿元助力半导体、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郭晓涛说,中国平安将积极响应险资入市政策导向,发挥“耐心资本”优势,继续支持高科技领域等实体经济发展。“相信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资本市场持续上升,这些投资会带来健康、长期、稳定的回报。”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五粮液开启“博鳌时间”:展现多元魅力 共创和美未来
3月的海南,春潮涌动,椰风怡人,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如约而至。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老朋友,五粮液再...
欧美企业高管齐聚北京,用实际行动反驳“脱钩论”
欧美企业正在用脚投票。3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成为全球商界焦点,来自21个国家86位跨国企业的...
浙江机场夏航季计划运营通航点476个
全国民航将执行2025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据悉,其间浙江机场每周计划航班量1 4万架次,位列全国第5位,总...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核心区:跨国商人共享“中国机遇”
一条数百米长的街道上,分布着4家巴基斯坦珠宝商铺、1家巴基斯坦商店和1家巴基斯坦特色餐馆。近日,记者...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