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5-04-02 12:15:20
作为国际分子表型组领域专家,尼科尔森在系统医学、代谢表型、分子病理学等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代谢组学之父”。让医学从“对抗疾病”转向“预见未来”,他致力于让先进医疗技术跨越实验室的高墙,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生命盾牌。
杰里米·尼科尔森1日在复旦大学第十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做报告。(复旦大学供图)
当日,尼科尔森以《表型组医学:在不断变化且不可预测的世界中推进疾病预防与诊断》为题做报告。他介绍,现在,科学家已经在基因组测序方面实现了重要进展:2003年,92%的人类基因组就已成功完成测序,但人们仍在为剩下的8%的基因组测序和图谱编制而努力。这位科学家表示,人类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基因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是理解健康与疾病的关键,因此,仅仅关注基因是远远不够的,正是这一局限催生了表型组学的诞生。
“在过去几十年间,人类死亡的方式与比例在不断发生改变,这是表型组学重视的问题之一。”尼科尔森用伦敦四百年间的死亡数据对比进行举例,说明环境与人体的互动方式——1632年,伦敦人的主要死因是感染性疾病和儿童疾病,那时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都很高,但现在这种死因已大为减少,而一些新的死亡因素比例则开始上升。
尼科尔森指出,这些数据表明,环境影响与社会背景也与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时代与社会的关注,也是表型组学的重要话题。比如现在英国有50%的儿童不经常运动,同时大量青少年在16岁之前就开始饮酒,这些错误的习惯会提升他们的炎症风险,甚至提高胰岛素抵抗。
“人类是超有机体,我们的健康密码,不仅藏在2万个人类基因中,还存在于100万亿个微生物基因的复杂对话里。”尼科尔森点明表型组学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重要意义。他随后向大家展示了其团队所研发的几项先进技术。面对生命健康领域的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尼科尔森认为,国际合作是唯一出路。他在PPT中展示了国际表型组中心网络的蓝图——从上海到珀斯,从多哈到剑桥,科学家们将共享数据、统一标准,构建全球健康预警系统。
2018年,复旦大学牵头实施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一期),这项中国首个聚焦人类表型组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由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全球顶尖科研力量,构建了从宏观体征到微观分子水平的全维度表型解析体系。“不同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建立起连接与共识,在研究方法、实验流程等方面达成一致。好比是大家都在做菜,现在用的是同一份菜谱,保证做出来的菜味道是一样的。”作为国际协作组的共同发起人和理事会成员之一,尼科尔森这样比喻。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开始“整顿”职场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工信...
江西首次将智慧停车系统接入政务服务平台 旅客实现“秒速通行”
记者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南昌西站社会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智慧停车系统正式上线...
赣江观澜:江西“春日经济”何以吸睛又“吸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伴着和煦的春风,金灿灿的油菜花、粉嫩嫩的桃花、五彩斑斓的郁金香竞相开放,...
湘琼共建产业园配套项目开工 释“双向赋能、叠加倍增”效应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及临港物流基地设施配套项目——八所港高排港区一期工程在海南省东方市开工。3...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