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9-23 13:01:03
徐东辉研究员明确表示,视频中所展示的这些措施,其实是蔬菜在采收后,为适应长距离运输或长期储存需求而采用的常见保鲜手段,主要存在两种情形。
其一,是过水降温处理。在我国夏季以及南方高温地区,像豇豆、苋菜这类货架期较短的蔬菜,在采后处理中经常会用到这种方式。这些蔬菜在采收时,会携带田间产生的热量,也就是所谓的“田间热”。而在蔬菜的贮存和运输环节,这种田间热会加速蔬菜的黄化和腐烂过程。因此,在蔬菜采收后,将它们过一下水或者冰水,能够迅速降低田间热,抑制蔬菜的呼吸消耗。同时,这一过程还可以清除蔬菜表面残留的泥土,降低微生物的数量,从而达到预冷、保鲜和清洗的多重目的,有效保持蔬菜的新鲜度。
实际上,在蔬菜采后降低田间热方面,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冷库进行预冷处理。然而,冷库预冷的成本相对较高,很多蔬菜种植户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由于这些蔬菜通常在几天内就会销售出去,不需要长期储存,过水降温这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方式,就成了大多数菜农的首选。当然,在进行过水处理时,如果池水没有及时更换,会因为泥土的混入而变得浑浊,从视觉上看,就好像水里添加了其他东西。在此,建议消费者在食用这些蔬菜前,用清水进行冲洗,以去除蔬菜表面可能残留的泥土或不洁净的水。
其二,是保鲜剂处理。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像蒜薹这样需要长期储存的蔬菜。蒜薹一般在夏秋季采摘,在冷库中的储存期可达100天之久。为了防止蒜薹在储存过程中出现霉变或老化的情况,在入库前,通常会采用保鲜剂浸梢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较为常见的保鲜剂是咪鲜胺,我国允许在蒜薹上使用这种保鲜剂,它具有低毒、降解快、水洗易清除的特点。为了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蒜薹贮藏保鲜操作规程》,并且经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制定了相应的残留限量标准。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 - 2021)的规定,蒜薹中咪鲜胺的残留限量为2 mg/kg。同时,监管部门也会在蒜薹上市前进行严格的监管,全方位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关键词:
餐茶交融:一盏竹叶青茶照见中国高端餐饮新图景
秋润蓉城碧,盏沁峨眉青。9月19日,由知名主持人刘仪伟发起,光合作用、封面新闻、四川观察、沙利文共同...
奥迪E5 Sportback 9月16日正式上市 豪华电动市场再添强力竞争者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奥迪品牌以其深厚的造车底蕴与创新精神,携首款搭载quattro的智能电动...
华为乾崑携手深蓝S07 以15万级价格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发展新篇章
当下,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一大焦点。而中国汽车产业依托高水平智能化技术,正持续迭代进化...
睿蓝蓝气球9月13日正式发布 开启城市乐享出行新方式
9月13日,睿蓝汽车全新A00级纯电车型睿蓝蓝气球惊喜上市。新车正式公布,官方指导价4 69万元,截止9月3...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