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商报 时间:2025-09-23 15:22:33
买票还得“买座”? 花钱“选座”引争议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机票“锁座”相关投诉,消费者反映:“座位被锁起来。”“全剩后面的座位,没有靠窗的座位。”“专门设置的母婴座位也是锁定的。”
记者预订了一张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机票,除安全出口外,经济舱前6排全部被“锁定”,部分其他排座位靠窗和过道的也被“锁定”。随后记者又预订了另一家航空公司北京飞往三亚的机票,比较靠前的座位也有不少被“锁定”。
记者查询多家航空公司相关规定发现,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基本上都推出了预选座位的增值服务,一般国际航班采用付费购买的形式,国内航班则通过积累里程兑换。
记者登录航空公司官方App,发现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锁定”座位,需要支付1600积分或3100积分“解锁”,根据座位的前后位置等因素不同,需要支付的积分也不相同。但并未发现航空公司关于“锁座”的规则和比例的相关说明。
专家:飞机“锁座”涉嫌违法
“付费选座”早期在国外航空公司,尤其在低成本航空中非常普遍。由于机票价格非常低廉,所以旅客需要额外支付选座费、行李费等相关费用。
2015年左右,我国航空公司开始在国内航线上尝试“付费选座”。初期,飞机“锁座”更多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增值服务。
这种行为到底是否合理呢?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如果根据民航安全的需要,或者为了一些特殊群体,锁住一定的位置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多收取相关的费用,故意把很多座位锁起来,可能涉嫌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
专家认为,“付费选座”还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了旅客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同时也涉嫌违反价格法,让消费者在支付机票价格后额外“付费选座”。
此外,专家还认为,航空公司应该明确航班“锁座”的比例和范围,对于“付费选座”的规则也应该公开透明,免费和付费座位的比例应该满足不同旅客的差异化需求。
“付费选座”为何越演越烈
飞机“付费选座”一直饱受争议,但近年来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逐渐成为一种“行业惯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2016年北京市发改委曾对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的“选座收费”项目进行处罚,认定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自立收费项目收费”,违反了价格法相关规定。但此后,各航空公司的有关“付费选座”业务,鲜有受到处罚。
专家指出,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关部门要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包括民航部门有关管理办法,进行研判。如果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民航管理制度,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就应当责令整改,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民航消费体验。
关键词:
下一篇:北京铁路首发“歌迷专列”
赋能城市更新 首开胡同美术馆启幕亮相
 近日,由首开集团与东城区政府共同打造的胡同美术馆正式启幕,首展《镜观·曼波》同步开展。&emsp...
千笔楼|不要在商标上和消费者玩“文字游戏”
一度被广泛关注的千禾0+商标,近日又现身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宣告的无效名单之列,相关话题再度被送上...
百年香妆品牌月中桂“重生” 首店落户苏州山塘街
9月21日,创办于1851年(清咸丰元年)、曾以宫粉闻名全国的江南香粉号——月中桂,在沉寂多年后迎来新生...
鸣鸣很忙:以新质生产力激活“小零食”、撬动“大产业”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乡村振兴中国行》栏目推出专题节目《从田间走来 让幸福满怀》,重点聚焦休闲食品...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