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1-08-24 16:17:59
23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实验考古验证,山西省绛县西吴壁遗址被证实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木炭窑遗迹,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木炭窑。西吴壁考古发掘项目执行领队田伟称,这组木炭窑的发现,为研究早期生产、利用木炭及早期木炭质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时为复原冶铜生产工作链,厘清冶铜作坊布局增加了新材料。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塬上,南距中条山约6公里。该遗址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发掘出多个时期的遗迹与遗物,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的冶铜遗存最具特色。该遗址填补了中国冶金考古的空白,曾荣获“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8年至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及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在西吴壁遗址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工作,确认该遗址是一处夏商时期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冶铜遗址。其生产原料为中条山的铜矿石,冶炼所得的纯铜除少量在当地制造小型工具外,大部分被运往中心都邑的铸铜作坊用于铸造铜器。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东区发掘时,发现一处特殊遗迹。考古队员怀疑这组特殊遗迹与早期烧制木炭有关,遂四处寻访具有烧炭经验的人员。在与西吴壁村村民侯兴智交谈过程中,考古队员得知其多年前曾在翼城县从事烧炭工作,遂邀其前往查看这组特殊遗迹。侯兴智看后表示,圆形直壁坑与绛县、翼城等地常见的木炭窑形制类似,只是不见窑室顶部,且发掘所见木炭窑的体量较其以往所见之木炭窑稍小。
考古工作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时期烧制木炭的工艺与今日相比,可能有所差异。若其确属木炭窑,窑室体积略小于今日所见,也属情理之中。基于这些重要线索,考古队决定在附近选址仿建一座圆形直壁窑室,开展烧制木炭的实验,以验证此种结构的遗迹是否具备生产木炭的功能,并观察烧制木炭后形成的遗迹与发掘所见者是否相同。
仿建的木炭窑整体近似窑洞。烧制木炭实验包括选址建窑、装柴、点火、封窑、取炭等步骤。为确保所得数据确凿无误,类似烧制木炭的实验考古队反复进行4次,所得数据基本相同。由此推测此组木炭窑中,单个窑室每次烧制木炭产量约64千克。若三个窑室同时工作,4天可烧炭200千克左右。
通过观察,烧制木炭的全过程并无复杂之处。且西吴壁遗址附近就是森林茂密的中条山,有稳定的木料来源地,大量烧制木炭不成问题。考古及文献资料表明,木炭在先秦时期广泛用于取暖、冶金、防潮等领域,所用数量巨大。《周礼》《吕氏春秋》等文献中还记载了烧炭季节等与木炭生产有关的细节,但以往从未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发现夏商时期生产木炭的场所。西吴壁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木炭窑,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木炭窑遗迹,也是已见与冶铜生产存在直接关系的遗迹中较为完整的一处。(记者李建斌 杨珏)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