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浙江考古“科学家”:无科技不考古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2-06-11 09:23:33

浙江上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大口陶盆。 童笑雨 摄

中新网杭州6月10日电 题:访浙江考古“科学家” :无科技不考古

作者 童笑雨

上山人用稻米煮粥还是做饭?作为上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大口陶盆的用途是煮饭吗?上山的古稻田在哪里?在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记者带着诸多疑问走访浙江上山遗址。

此前,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启动,该遗址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将长江中下游栽培稻的历史上溯至一万年前。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面对这些问题,已在此“耕耘”22年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领队蒋乐平直接回答:还不知道。他并不觉得这是“丢脸”的事。

他表示,考古以严谨与科学为第一标准,讲究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说一不二。在考古过程中,每个结论都需小心求证并合理推断而非主观臆断。对上山遗址的研究,就是科学考古的实例。

比如上山距今一万年的栽培稻,是根据碳十四检测确定的年代。最早四个样品测年数据距今11400年至8600年,后来又增加了多个万年前后的数据;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夹炭陶器中,分析出了小穗轴的残体,小穗轴是判断栽培稻和野生稻最为可靠的依据;水稻植物硅酸体分析也证明上山文化的稻谷经过了驯化;通过高倍显微镜下的微痕对比实验,发现上山遗址出土的镰形器、石片石器等器物上有收割禾本科植物的“镰刀光泽”,所以有理由认为,这些石器是水稻收割工具。

而在杭州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考古与科学的结合,拥有多种可能性。这里设立了多个科技实验室,考古工作人员从事着植物、动物、玉石器科技考古等研究。

良渚人吃什么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动物考古专家宋姝告诉媒体,在良渚古城遗址里出土的哺乳动物骨骼中,猪骨约占80%,但这并不能成为考古学家推断“良渚人爱吃猪肉”的直接证据,还需进一步研究。

最终,宋姝发现,猪下颌骨上有齿列扭曲的现象,这是因为猪被人类饲养后,下颌骨退化变短了,牙齿也随之“长歪”了。

同时,她还观察到有的猪得了“线性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牙病,这是哺乳动物在成长期因为生理紧张造成的,这也与人类的干预有很大关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判断良渚人当时已在饲养家猪。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旸表示,很多考古人有这样一个理念,“无科技,不考古”。

结合中国丝绸博物馆首创的免疫分析法,以及超景深显微镜、红外光谱、碳氮同位素质谱等方法,考古人员曾发现并确认了三星堆祭祀坑的土样及青铜大面具等器物上有丝绸遗迹。

从实践出发,严肃谨慎地分析、研究问题,切忌缺乏可靠根据的妄加推论,这是浙江考古人的实践,也是新中国考古工作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的夏鼐对考古提出的要求,即实事求是。

但在“考古热”不断升温的当下,在没有科学考古依据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为塑造所谓“第一”“最早”“发源地”,在宣传上一味拔高、夸大价值,也给考古人带来了不少压力。

在蒋乐平看来,考古是科学而非文学,更非玄学。在“考古热”持续升温的今天,考古人的坚守尤为重要。

现在,蒋乐平正在积极寻找上山的古稻田——最早水稻的耕种遗迹。他认为,作为考古人,发现“第一”“最早”当然很有获得感,但是一定要有科学依据。同时,“第一”“最早”有时也是相对的,考古发现往往是不断颠覆“第一”“最早”的过程。(完)

关键词: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