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咏春拳:进一步明晰咏春拳的传承脉络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21-08-24 16:26:12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广东佛山咏春拳进入扩展项目名录。至此,佛山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增加至15个。

佛山咏春拳自清朝创立以来,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年来,佛山市进一步明确咏春拳的传承体系和脉络,吸引海内外咏春拳爱好者前来以武会友,夯实“世界功夫之城”的江湖地位。在佛山,咏春拳的武林从未消失。

咏春拳蔚然成风

“得知佛山咏春拳进入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我们全体武术同仁都非常高兴,这是我们几十年来的心愿。”佛山咏春拳市级代表传承人、佛山市咏春拳协会会长郭伟湛说,咏春拳作为佛山传统武术重要拳种之一,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完整的武学体系。

佛山咏春拳属于南拳武术,发轫于清,得名于开山宗师严咏春,有三大分支,先后涌现出号称“咏春三雄”的阮奇山、姚才、叶问。武术名家梁赞为其中一支,沿袭咏春一脉,于佛山设馆立派,将咏春拳发扬光大。年来,佛山市以建设“世界功夫之城”为目标,开展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推进对咏春拳的保护和研究,先后于2011年、2018年成立了佛山咏春拳总会、佛山市咏春拳协会。

据统计,佛山市现有咏春拳馆200多家,传承场所共1.9万多方米,正式弟子过万人;拥有郭氏咏春拳馆、咏春拳伟志拳馆、姚才姚祺咏春拳馆、阮奇山咏春堂拳馆4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有省级代表传承人1名,市级代表传承人8名,建立了完整的资料档案。

佛山建设了多个咏春拳专题纪念馆。其中,叶问堂位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佛山祖庙内,面积达800多方米,由两大核心、8个单元组成,是国内首个展示叶问支系咏春拳展览馆;叶问纪念馆位于南海区狮山镇罗村联星村,占地800方米,有叶氏宗祠、叶问故居和广场等系列配套设施;顺德马东村陈华顺纪念馆和陈氏大宗祠等,均有佛山咏春拳相关名师名人史迹展陈。

狮山镇是一代宗师叶问的故乡。这里练咏春拳蔚然成风,叶问首批7名弟子中就有两位是狮山镇罗村人。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20世纪40年代至今,罗村境内的咏春拳传承不息。村民会自发练咏春拳,兴趣浓厚的会到咏春拳协会或咏春拳馆学。每逢暑假,不少学生会到当地的咏春拳馆报名学。每个村居都有自己的咏春队伍,每年也会举办咏春拳团体赛。

叶问纪念馆管理员陈铭杰介绍,叶问纪念馆2012年1月开馆,每年来参观的观众达6万人次。每周日早上,南海高新区咏春协会的师傅们会来表演咏春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叶问之子叶准每年都会回来开班,每届招收的学员有四五十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对咏春拳将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陈铭杰也是咏春拳爱好者,已经学了五六年,经常会跟朋友一起练、切磋。

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

2011年,佛山咏春拳成功入选广东省非遗名录。年来,佛山积极推进和落实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已有43所中小学在第二课堂开展咏春拳教学。佛山科技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刘永峰介绍,佛山科技学院将咏春拳列为大学体育必修课,还开展了咏春拳口述历史研究。

狮山镇拥有深厚的咏春文化底蕴,多年来致力于弘扬咏春文化。据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先后开展了咏春进校园进村居、申报咏春展示吉尼斯世界纪录、举办“全国叶准咏春培训班”等多项活动,举办了佛山咏春无影手传统黐手比赛、粤港澳咏春拳精英交流赛、世界咏春拳大赛等多项赛事,并塑造了叶问铜像,建设了叶问纪念馆和咏春主题公园,筹建世界咏春拳交流中心,擎起了弘扬咏春文化的大旗。

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介绍,佛山咏春拳发展状况良好,在海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佛山每年都举行以咏春拳为主题的国际文化寻根之旅和武术比赛,报名参加的机构或团体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起,世界咏春拳大赛多次在狮山举行,参赛选手从最初的415人增加到2018年的1934人。2020年,“叶问杯”咏春拳大赛在网上进行,共收到1000多个参赛作品。

每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武术爱好者来佛山问道朝圣。2013年,5000人在佛山同场操练咏春拳,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叶问》《师父》《一代宗师》等功夫电影也让咏春功夫大放异彩。特别是2016年3月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咏春拳大赛启动仪式上,电影《叶问3》主演甄子丹等到叶问纪念馆寻根,带领千位功夫爱好者练咏春拳,场面震撼。

佛山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雪莲表示,佛山咏春拳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过程比较曲折,但还是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本次申报的传统武术类项目中极少数以全票通过的项目之一,体现了其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特点。

打造咏春拳的圣地

据张雪莲介绍,早在2014年,佛山市政府就成立了佛山武术项目申报名录小组,着手做好咏春拳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准备。2015年,申报名录小组启动相关工作,对佛山武术尤其是对咏春拳进行发掘,对拳种的历史材料、口述历史、传承谱系、源流、传承现状以及今后的保护计划等进行整理,逐步积累咏春拳的基础材料,进一步明晰了咏春拳的传承脉络。

2019年7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开始后,佛山市文广旅体局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申报。但由于申报材料对拳种的历史源流、基本内容、拳种特征、传承现状等方面有字数要求,如何用较少的字数来精确地表达相关内容,成为申报的难点。专家对文本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多次对纪录片的文字进行梳理。

“佛山咏春拳成为国家级非遗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佛山传统武术的发展,促进佛山‘世界功夫之城’建设。”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表示,要以此次进入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为契机,把咏春拳打造成佛山武术拳种的领头羊,推动全市武术拳种的发展,让咏春拳连接世界,让佛山成为咏春拳的圣地。

陈新文表示,要确定佛山市咏春拳协会就是咏春的保护传承的主体,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强化咏春拳谱的标准化建设;要推动武馆规范化建设,进行备案登记和分级管理,扶强扶大;要建立咏春拳在“武术六进”中的传承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评价;要打造品牌赛事,建设佛山咏春拳博物馆,推进咏春拳产业化发展;要强化对包括咏春拳在内的各类武术发展的组织和引导,制定更多扶持政策,为佛山建设“世界功夫之城”提供更多资源保障。

陈新文认为,推动武术的普及发展,加强武术文化的研究和挖掘,科技的作用不能忽视。佛山武术要加强数字化发展,让科技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还建议佛山武术界将公园纳入传承基地,通过每天在公园练吸引更多人参与从而形成广场“武”,让佛山武术之城可见、可感、可享。

在此次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时,佛山提出将咏春拳纳入统一管理,对各个拳馆进行注册备案、分级分类管理。据郭伟湛介绍,目前佛山200多家咏春拳馆有一半未在协会注册。他建议设立咏春拳宣传推广的执行机构和组织,将各区咏春拳馆纳入佛山市咏春拳协会统一管理,让不同派系、宗支求同存异,推动佛山咏春拳标准的建立。同时,建设佛山咏春拳展览馆,以多样化的赛事活动推广咏春拳文化。(记者 谭志红)

关键词: 咏春拳 传承脉络 纪录片 赛事活动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