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柳青守墓的人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时间:2021-10-12 08:19:07

原标题:为柳青守墓的人

周养俊

近日回家看望父亲,闲聊中又说到《创业史》,父亲说皇甫村修建了柳青故居,问想不想去看看。柳青是我最崇拜的作家,拜谒柳青故居当然高兴了。

父亲居住在韦曲,距离皇甫村柳青故居不远,不到20分钟我们就到了柳青故居,一个穿戴整齐的老头儿笑盈盈地走出门迎接我们,父亲介绍说此人就是刘田民,《创业史》里的才娃。我上前与其握手,对他表示敬意。刘田民摇着手说,没啥、没啥,都是应该做的。

刘田民现在是柳青故居的管理人员,他带我们参观了柳青故居,最后在柳青的工作室坐了下来,如数家珍地给我们讲起了柳青的故事。

柳青本名刘蕴华,笔名柳青,陕西省吴堡县人。柳青一生热爱写作事业,其代表作《创业史》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更令人钦佩的是,在艰苦的岁月里,柳青扎根农村14年,为作家深入基层进行创作树立了榜样。

1952年9月,柳青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安家落户,参加农村合作化运动。皇甫村是唐代丞相皇甫琼的家乡,柳青一家居住的中宫寺就是唐王李世民为其母修建的庙宇。这里不但有浓厚的皇家色彩和官僚气息,背靠神禾塬、面临滈河水,也是山青水秀之地,柳青很喜欢这个地方。

柳青到这里的时候,刘田民刚6岁,由于他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刘远峰(《创业史》中的高增福)是皇甫村的主任,工作忙碌,刘田民一直由王家斌(《创业史》中的梁生宝)的母亲照管。柳青、马葳夫妇对刘田民十分疼爱,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这孩子。刘田民也非常喜欢这两个“城里人”,总往柳青家跑。得知柳青去世的消息,刘田民非常难过,现在他给我们讲柳青和马葳去世的经过,仍几次哽咽得说不下去。

1978年6月13日,柳青在北京去世,同月安葬在皇甫村。柳青去世后,王家斌就病倒了,一天,刘田民随父亲去他家看望,他拉着刘田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民民,伯给你交代两件事情,你一定要做好。一是要把你柳青伯的墓看好,二是要把你爸招呼好。”王家斌和刘远峰是搭档,生活中亲如兄弟,刘田民知道这是长辈人的嘱托,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表示一定完成好这个任务。

初建的柳青墓只有三分地,周围荒草、荆棘丛生,甚至牲口也经常光顾。刘田民每天都去这里打扫卫生,种植花草,他还到附近的苗圃购买柳树、松树等树苗,对坟墓周围进行绿化,卖树苗的人听说柳青墓用,都免费相送。

在各界人士的关心下,墓园逐步扩大到1.8亩,长安西片一位热爱柳青的人自己出资修建了柳青墓的围墙,许多热爱柳青的人主动捐款,柳青墓园面貌改善,如今已经成了柳青墓公园,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还有几座雕塑,栩栩如生地展示着《创业史》的人物群像。在此过程中,刘田民既是协调者、组织者,也是实施者。

每年清明节,他都陪柳青的子女为柳青、马葳扫墓。还有许许多多的来访者,刘田民也热情相待,甚至自己掏钱接待远方的客人。这些年,他接待过北京来的贺敬之、林默涵、周明等大腕,也接待过陕西省内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等。

离开柳青故居时,刘田民送我们到大门外,我再次向这位为柳青守墓43年的农民表示敬意,刘田民动情地说:“柳青伯是人民的作家,我是个普通人,虽然能力有限,但是我也要为人民做些事情。”

父亲当年因工作关系与柳青熟悉,柳青在皇甫时,他多次登门拜望,柳青曾送给他一本亲笔签名的《创业史》。已离休多年的他一直关注柳青墓、柳青故居的建设,参观后非常高兴,不断称赞刘田民做得好。刘田民摇了摇头说还有遗憾,也不知该给谁说。我们问他是什么事儿,他犹豫了一下才说:“柳青伯的墓碑有,马葳姨没有,那碑子上连马葳的一个字也没有,心里总觉得不舒服。”他觉得马葳是柳青的夫人,在皇甫工作多年,又和柳青合葬一处,是不是应该立一墓碑或者在柳青的墓碑上有所反眏。

返回的路上,我们拜谒了柳青墓,在墓园前的崖畔上看到一丛丛红了的酸枣,在晚霞下闪闪发光,它们虽然个儿小,但颗颗晶莹剔透。我想起了为柳青守墓的刘田民,他不就是这平凡、朴实、不显眼,却默默守护着土地的酸枣吗?

关键词: 柳青 守墓

上一篇:长桥抒怀

下一篇:落叶(外一首)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