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1-10-29 11:58:32
原标题:
校园戏剧:未来戏剧的核心参与者
10月18日,2021第五届老舍戏剧节《校园·戏剧·人生》主题论坛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如期举办。本次老舍戏剧节瞄准戏剧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校园·戏剧·人生”为主题,特邀专业学者、知名导演、编剧、戏剧教育家、著名青年戏剧人和参演院团等各界代表,畅谈当今青年戏剧的发展现状,了解戏剧新生代的内心需求与思想内核,共同探讨戏剧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未来中国话剧的土壤
论坛上半场主题为“美育·戏剧·人生”,由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中心理事长、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担任主持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惠柱就校园戏剧的“大”与“小”之辨展开讨论。他从自身体验说起,指出戏剧的教育发展光靠中戏、上戏是不够的,美国3000多所大学大部分有戏剧专业,如果国内综合大学多能像南京大学那样,设立戏剧专业、创办剧社、多多排戏,戏剧人才就不会如此青黄不接。哪怕用双专业、三专业的办法,让学生们在四年里自己体会更喜欢哪个专业,三四年以后戏剧的就业市场就会好得多。各地还可以增加一些微剧场,而大学首先就要有。他呼吁专业剧场的支持,也特别呼吁教育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看到世界戏剧发展的趋势,在大学教育方向上对戏剧予以重视。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春芳分享了北京大学始终在“贫困”条件下坚持戏剧实践的传统——20多个社团每年自发做戏剧节。北京大学校园戏剧的特点是高度独立、自由和自治,文理兼容,并具有经典性和现代性的意识。虽然社团多,可一直是“贫困戏剧”的条件,由此印证同学们对于戏剧天然的激情和热爱。校园戏剧就像荒原上的野草,不必用专业眼光去修剪它,可以更多一点欣赏包容。校园戏剧恰恰是中国话剧未来最核心的参与者,是未来中国话剧的土壤。即使综合大学不能培养专业戏剧家,但可以培养一批非常优质的中国戏剧观众。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田卉群说,他们接触过来自全国100多所中小学的老师,他们极其强烈的诉求就是想做校园戏剧,但他们会写剧本而不会导戏,非常渴求给他们制定课标,能有适合中小学生的剧本库,定期培训学生和教师。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颜全毅认为,新世纪兴起的小剧场戏曲为青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和成长平台。戏曲影视文学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的挑战,取消了艺考,从高中生里面分省计划招生,“面对的学生不一样了,我们压力是很大的。前面几位谈到综合大学做戏剧,再筚路蓝缕都是带着兴趣去做的,但我们是捧饭碗。戏曲行业就这么残酷,都熬到45岁才有机会成为青年剧作家的话,他很可能就熬不到这一天。我们要提供给学生信心,想尽一切办法在校园里头搞实操、搞机会,哪怕排一个不成熟的戏,他也许就会发现自己。”
从校园戏剧到职业戏剧
论坛的下半场议题为“校园戏剧润泽成长之路”,由话剧导演邵泽辉担任主持人,戏剧编剧、导演祖纪妍,编剧、导演何雨繁,导演邵斯凡等具有观众号召力和创作影响力的青年戏剧人作为嘉宾,共同探讨从校园走向职业戏剧人的成长之路。
时下炙手可热的两位优秀编剧朱虹璇、温方伊首次同台,分享了自己从业以来的心路历程。朱虹璇辞职是在2019年11月,一个月以后疫情暴发,演出场所挨个关闭。2018年她开始自己做导演,因为找不到导演,“我第一年做导演有一个毛病:不会做减法,让女演员上去舞剑、撒雪花,打戏、皮影戏,花里胡哨都往上堆。那年我们亏了十几万。我们没有投资人,也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企业背景,我的制作人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从积攒的工资里往外掏。道具组的老师,配眼镜去潘家园配,都是十块十块跟人家砍价。我以前写戏就是主题先行,特别像写檄文,不会写活人,到《春逝》开始才会把更多的笔触放到人身上去。”
温方伊觉得人生其实并不是自己去把握,而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写出《蒋公的面子》,没有演出那么多场,她可能毕业之后就找个坐办公室的职业,作为一个戏剧爱好者生活着。她说自己有幸正好在一个观念转变的时期,有一个爱折腾的导师,有如鱼得水的黑匣子剧场。有这么多助力,才可以有信心将来继续做这一行。
专业嘉宾们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戏剧在校园内外的相同与不同,为年轻戏剧人如何进入角色,找到职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建议。嘉宾指出,如何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解决场地、舞美等现实问题,如何推广自己的作品,是每个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创作者的必经之路。除了推动戏剧教育理念改革,呼吁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关注、扶持青年戏剧事业发展外,青年创作者也应用市场化的思维武装头脑,精进技能,创作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作品。
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送给本届戏剧节“本固枝荣”四字寄语,正契合戏剧节直击行业发展之根本的用心:做青年戏剧事业的吹号人,呼吁各界共同关注戏剧教育行业发展,推动教育理念革新,输送优秀人才,共同促进戏剧行业“加固根本,发展繁荣”,为“大戏看北京”积蓄后备力量。(维亚)
下一篇:去年人均有声书 阅读量6.3本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