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作 从工匠到艺术家

来源:中工网 -工人日报     时间:2021-11-14 05:58:31

原标题:陶瓷制作 从工匠到艺术家(主题)

——读《从工匠到艺术家:20世纪的中国美术陶瓷从业者》(副题)

舒萍

《从工匠到艺术家:20世纪的中国美术陶瓷从业者》一书选择了中国两处著名的陶瓷生产地——御窑所在之江西景德镇和民窑所在之广东石湾为研究案例,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田野材料,探讨了清末以来从事陶瓷制作的艺人身份建构问题。

作者黎丽明的历史学和人类学专业训练,以及在艺术博物馆的工作经历,使之能够对历史文献进行娴熟解读、运用和把控,而在陶瓷产地尤其是石湾进行的长期田野调查工作,使得本书对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描述鲜活而深入,加上对陶瓷作品从物本身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使作者能够在跨越百年的历史中去探讨艺术品与艺术家的问题,也使该书能够引起研究艺术史、艺术品、历史学、历史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物质文化的读者兴趣。

虽然以两个陶瓷产地为研究点,但是本书并不囿于当地,而是对世界局势变化、陶瓷外贸市场的变化、欧洲艺术观念的转变都予以了关注。

在作者的行文中,地方政府/国家政策对陶瓷产地的影响力是其非常重视的方面,同时,强调官窑之景德镇和民窑之石湾的对比使该书的论证厚重而有力。

石湾的案例展现了与欧洲艺术家身份建构极为相似的过程,陶塑艺术市场的发展、艺术批评和艺术赞助人的支持成为推动力。

景德镇的艺术家则有着截然不同的建构路径,这与景德镇悠久的瓷器制作和鉴赏历史密不可分。作为陶瓷工业化改革的重镇,景德镇的艺人们在不同的改革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形象。有趣的是,这些艺人的作品并不用于工业生产,而是作为精湛制瓷水平、甚至国家形象的象征展现于世。

当然,该书也有意犹未尽之处:

一是作者对理论的回应。本书重要的学术概念就是身份认同。作者回顾了相关的经典学术文献,从中可以看到,社会资源、生产制度、技术、学校制度、消费行为等都能成为建构身份的文化资源。

二是对物本身的特质和艺术家、消费者之间的论述。作者强调物本身的艺术史对理解艺术家的重要性是值得赞赏的,但因为篇幅和侧重点的原因,本书未能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 陶瓷 艺术家 历史 艺术 工匠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