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离觞》:大时代洪流中,女性的独立和哀愁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1-11-17 10:28:37

原标题:长篇小说《离觞》:大时代洪流中,女性的独立和哀愁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高凯)“将复杂的关系蕴藏在历史书写、日常书写下面”,长篇小说《离觞》近日推出,作家杨怡芬于其中,以细腻笔触呈现了大时代洪流中,女性的独立和哀愁。

长篇小说《离觞》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供图

《离觞》将舟山岛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这是一个与内陆隔着海域的“太平”小岛,它看似不处于战火之中,岛上生活的人们也不受战争的直接影响,但实则暗流涌动、人心惶惶。小说塑造了李丽云、潘绮珍、秦怡莲、宋安华等追求独立的女性群像,她们清醒且坚韧,富有女性力量。

小说书写动荡时局下的人们的生存与爱恋,明明是生离死别,却哀而不伤,明明是乱世,生死有命的淡定中,不乏力量。

活动现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供图

《离觞》新书分享会日前举办,著名评论家洪治纲,作家、资深媒体人萧耳,以及本书作者杨怡芬,围绕长篇小说《离觞》,对于历史、日常、女性等话题展开讨论。

《离觞》将故事发生的背景置于国民党溃逃台湾前夕的舟山群岛,是一种特定历史、特定地域之下的写作。洪治纲认为,《离觞》正面地触及了那段历史,“《离觞》有它的特殊性,这些人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所以不得不正面去写。不写这个历史,人物的氛围就出不来,就没有一个必要的活动空间。所以这可能也决定了这部小说的处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杨怡芬坦言自己在创作中读了很多相关史料,“渡江之后的解放战争是很少被写到的,南方虽然也有战争,但是没有长江以北那么激烈。那个时期的南方,我觉得在我读到的文学作品里反映的比较少,所以我想填补这样一个小空白。”

在历史叙述的基础上,萧耳谈到了这部作品中十分重要的日常书写,“真实而准确地抓住那个时期的日常细节,比如说街道、布料、甚至耳环等等,书中写到大量的日常细节。”

洪治纲十分认同对日常细节、日常经验的写作,“一个作家处理日常的能力,其实是一个作家非常基本的能力。小说需要从日常出发,然后一定要抵达的是非日常状态,《离觞》让我们看到了日常,也让我们看到日常之外的东西。”

对于小说家来说,笔下的日常,是精心铺排,但也是下意识的自然流露。杨怡芬认为,“小说有两种走向,一种走向是传奇,还有一种走向是日常。我很喜欢《红楼梦》,我觉得日常性里面可以包含很多东西,所以我自己写的时候很看重日常生活这一块。”

据介绍,为了更加了解舟山的民俗,杨怡芬在舟山民俗协会工作三年,做田野调查,“人总是要吃饭穿衣,即便在身处战争中。在我的小说里,在那段新旧交替时期,只要战火还没有直接烧到家门口,人物们的日常生活就会照常展开。”杨怡芬说。

谈及人物塑造,洪治纲指出,“对于小说而言,每一个人除了要承担着自己的角色之外,还要面对关系。这部作品将复杂的关系蕴藏在历史书写、日常书写下面,让读者去细细品味。”

杨怡芬认为,道德上去评价一个人是非常简单的,但是作为一个小说家,她会尽量选择去理解人物,“大家都不是圣人,都会碰到困境。我对每一个人物都很好的。”

女性,在爱情和婚姻里应该如何自处?在杨怡芬看来,对于女性来说,经济独立是第一位的,在小说中,李丽云死活都想要一个立生之本,“只要你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确实是可以任性的,可能在每个朝代都一样。所以我觉得教育对女人来说,尤其重要。”

在洪治纲看来,两性之间是一场永恒的战争,“两性之间各个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两性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人类在这磕磕绊绊当中前行。在微观权力学里面,比如福柯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在微观层面上有很多种情况。”

洪治纲认为,在文学中,在小说中,作为作家与读者,需要从冲突与纠葛本身跳脱出来,寻找更广阔,更深层次的意义,即人性深处的内容,“总体来说,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男男女女、爱恨情仇,怎么从中体会人生的况味,怎么去体现作家对人性的复杂性的看法,让读者能够从乱世当中、离恨别绪当中,从双方的考角度来考虑对方、思考关系。从这个角度切入,很多人性的内容便会被揭开。”

鲁迅文学奖得主黄咏梅从女性的角度谈到小说里的人物给她带来的触动,“女性的对手不是男性,而是时代命运里面,她们的独立性,或者她们的成长、抉择。”

关键词: 离觞 日常 女性 长篇小说 哀愁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