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间:2021-11-19 08:58:50
原标题:国宝“等待”有心人,艺术家也来“揭榜挂帅”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小草
18岁那年,少年聂耳在黄浦江畔的二手市场买到了人生第一把小提琴。衣衫褴褛的他将小提琴抱在怀中,兴奋地对友人说:“愿与此琴终身为伴。”
几年后,正是用这把做工简陋的二手小提琴,聂耳谱写出《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这把陪伴聂耳短暂一生的小提琴,如今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2018年,聂耳小提琴入选《国家宝藏》第二季,这件国宝背后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001号讲解员”张国立称,聂耳小提琴是《国家宝藏》三季以来最特殊,也最打动他的文物。
今年,小提琴家吕思清带着他的作品《随想曲·致敬聂耳先生》,亮相《国家宝藏·展演季》,用聂耳的经典曲目,致敬这位“生于黑夜,死于黑夜;生是少年,死仍是少年”的人民艺术家。
10月23日起,全新季播综艺《国家宝藏·展演季》上线央视综艺频道。和前三季《国家宝藏》着重展现81件国宝的前世今生有所不同,节目旨在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揭榜挂帅”,为国宝定制文艺作品,为观众呈现一场国宝文艺盛宴。
《国家宝藏·展演季》会有哪些国宝亮相?又有哪些新看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对话节目主创团队,带你一探究竟。
找到“传统文化之于现代人的共情点”
早在《国家宝藏》第一季,主创团队就承诺要举办一场实体文物特展。今年秋天,《国家宝藏》文物特展终于尘埃落定,三季中的部分国宝即将齐聚故宫文华殿。
“我们张榜招贤,广招天下英才,为特展打造‘文艺展品’入驻展厅。”节目制片人于蕾介绍,“歌舞戏剧、诗词歌赋品类不限,有才能者皆可揭榜来战。这一次我们并没有过多介绍文物,而是邀请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国宝创作,讲述他们和国宝‘结缘’的故事。”
用舞蹈诠释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用童谣演唱“大瓷母”,用实验音乐致敬青铜纵目面具……已经播出的前四期节目惊喜连连。不同于《国家宝藏》通过一个个博物馆讲故事,《国家宝藏·展演季》采用分主题“张榜招贤”的方式,每期三部作品同台演出。已播出的青春主题“少年十八岁”、名人专场“乾隆乾隆”、天文主题“星汉灿烂”、石质文物主题“惟石能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一直以来,《国家宝藏》被网友戏称为“大型原创音乐节目”,《国家宝藏·展演季》更进一步,不再侧重于文物的“前世”故事,而将重心放在文物的“今生”,围绕国宝进行定制化文艺创作。为何选择这样的形式突破?节目总导演顾志刚坦言,希望能通过《国家宝藏·展演季》找到“传统文化之于现代人的共情点”,“我们想告诉观众,每一个国宝故事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活着’,依旧打动人心,并通过创作让国宝故事以文艺作品的形式继续‘活下去’。”
“《国家宝藏·展演季》的核心理念是以《国家宝藏》来激发优秀的文艺创作,同时也用文艺来加持和助推整个文博领域的表达和创新,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向需求。”于蕾表示。
“文化+科技”梦幻联动,抓住国宝“血脉精魂”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声音,伴随着FAST收集到的脉冲星声波、军鼓的齐鸣回荡在舞台上,背景从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转向浩瀚宇宙……这是《国家宝藏·展演季》第三期“星汉灿烂”的原创音乐作品《天·眼》,由先锋音乐人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为国宝青铜纵目面具创演。
这首脑洞大开的音乐作品罕见地没有填词。“任何一句不适当的歌词,都匹配不上他们的伟大。”重塑乐队如此解释。
“安宁、绚丽又有爆点。后朋克风格的音乐演绎,与脉冲星声波音色相近的合成器声音,加上南仁东先生的声音采样,这支曲子用极致的理性和极致的浪漫叙述了青铜面具一眼千年、宇宙万物的神秘传说。”顾志刚表示,“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可能性。舞美设计,通过‘文艺+科技’的创新结合,营造了一种极具时尚现代感又不乏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氛围。”
“方寸之间见天地。”主创团队介绍,展演季的舞美设计延续《国家宝藏》前三季的基本美术概念,并利用了全新的“AI+VR裸眼3D”拍摄技术,打破传统舞台甚至时空的限制,打造无限延展的五维时空,让创演者的想象力尽情驰骋。
“‘文艺+科技’是节目很重要的一个追求。在这一理念上,我们追求形式和内容的高度有机统一。表演本身,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艺作品,而不能为了炫技进行只有外在、没有内核的肤浅呈现。”于蕾说。
《一念星空》用歌声将观众带入古人对天空最初的想象,《礼化行》对于“礼”的舞蹈化展示唤起了现代人的文化血脉……顾志刚认为,“这些作品都找到了‘古’与‘今’的共情点,再用艺术化的表达打动人心。”
节目执行总导演毕波告诉记者:“有网友说国宝‘在魂不在器’。展演季中文博知识量有所减少,但我们会额外去抓在这个国宝身上定格的‘血脉精魂’,加以提炼、放大。”
作为文博领域“编外一员”,有责任助推传统文化创新
《国家宝藏》系列播出以来,口碑热度双丰收,三季豆瓣评分均在9分以上。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博类综艺节目,甚至带起了一波“博物馆热”,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有5.4亿人次“打卡”博物馆。
看到整个文博圈“火了”,自称“文博领域编外一员”的于蕾很开心,坦言“这就是《国家宝藏》想实现的初心目标”。
“整个团队都是带着一种家国情怀和文化复兴的责任感去做这件事。我们希望在这样繁茂的创作氛围里,继续创新。”于蕾说。
秉承着传承的使命感,《国家宝藏·展演季》团队可谓将敬畏、严谨刻入骨髓。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为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创作的舞蹈诗句《只此青绿》,曾因为史料匮乏,难以设计故事情节而陷入创作困境。两位导演韩真、周莉亚一度感到“一时冲动,非常后悔”。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国画颜料传承人仇庆年等专家,她们才逐渐找到方向——从画作背后的画师、工艺人、收藏家、研究员的角度,重构这幅画的生命历程。
周莉亚曾问过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中旭一个问题:“《千里江山图》究竟还能够保存多久?”王中旭用特别平淡的语气说:“至少在我们手上,不会消失。”
“无声处听惊雷。”《只此青绿》的片段《入画》在《国家宝藏·展演季》中成为开场之作。一袭白衣的“王希孟”凝立舞台中央,画完最后一笔,四周身着青绿衣裙的舞者渐次向他围拢,如画轴缓缓铺开,千里江山起伏绵延。
“头饰、服装、造型、造景等,我们会事无巨细地求助各领域专家。大家都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探知,用一种严谨和敬畏的创作态度,把我们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核表达出来。”顾志刚说。
主创团队介绍,《国家宝藏》三季正片节目81件国宝,将由创演者“揭榜”,选取其中27件国宝在节目中亮相。“网红”铜奔马、南京博物院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河南博物院的贾湖骨笛、辽宁省博物馆的《万岁通天帖》、殷墟的YH127甲骨窖穴,会在节目中逐一返场。“后续我们还有体育主题、童话角度的设计,邀请体育等领域的创作者创演作品,请大家拭目以待。”
关键词: 80
上一篇: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下一篇:保护传承好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