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时间:2021-11-28 05:59:34
【艺评】
原标题:传统艺术的传承需要双向奔赴
罗筱晓
因为用京剧戏腔演唱古风歌曲,5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00后女生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由于其中4位曾经同住在“416宿舍”,网友就把她们称为“上戏416女团”。
5位女生中,有花旦老旦,有程派青衣、梅派青衣,从今年4月起,她们不时凑在一起用各自的唱腔一人一句翻唱当代歌曲并上传到网络。其中一首《探窗》,在某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过5000万,点赞量超过250万。最近,这个特殊的“女团”也登上了社交平台热搜榜。
“中国戏剧原来这么美。”“以前不明白老一辈为什么爱听京剧,现在懂了。”虽然5位女生反复强调京剧戏腔不等同于京剧,但从留言来看,不少网友因为她们开始有了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念头和行动。
对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年轻人来说,相比于流行音乐、电视电影,戏曲无疑是“老古董”般的存在。除了传统戏曲本身有一定欣赏门槛外,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推广、普及方式也是其小众和边缘的重要原因。
翻唱并不是“上戏416女团”第一次让京剧“上网”。从2019年起,她们就会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京剧生”的日常。潇洒的练功,紧张的赶妆,灵活的手势,都被几个女孩子记录并上传。此外,她们还会在线教大家分辨不同的流派唱腔。久而久之,这种年轻人贴近年轻人的传播方式,仿佛撬开了古老京剧大门的一角,让人们找到了入门的途径。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喜欢京剧的和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近年来致力于推广京剧的表演艺术家王佩瑜有这样一句名言。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不少网友都是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诸多非遗项目创作者的粉丝。而这些,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每一次方法得当的推广和真诚的互动。
别样演绎传统文化的,不只“上戏416女团”和非遗创作者们。今年初,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出圈,不久后三星堆考古发掘催生出文物版《我怎么这么好看》等系列作品。这些都直接推动了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甚或参与到研究之中。
“上戏416女团”走红后,有网友咨询如何让孩子学京剧。年轻的小姑娘很冷静地回答,一定要确定孩子足够喜欢再做决定,“这一行要下苦功”。
一直以来,“后继无人”是许多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的最大痛点。戏曲也好,考古也罢,镜头前的惊艳和飒爽,背后都是十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练功、苦读、忍受冷清寂寞的结果。可受制于诸多因素,从业者的付出与获得并不成比例,这也使得愿意走上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少。
当下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双向奔赴的爱最美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如此。仅仅靠圈内人俯下身子创新普及方式,热度或许来得快,走得也快。如果在此基础上,相关政府力量、社会力量能有更多政策和资源用于支持传统文化普及,那么一方面能鼓励大众将一时好奇转化为长期兴趣,另一方面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成为传统艺术的学习者、从业者。
唯有这样,流传多年的文化与艺术才能在当代焕发生机,才能再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下一篇:有热度增温度显气度的文化宫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