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时间:2021-12-09 13:31:49
中工网讯 据陕西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陕西省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陕西省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陕西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17项重点任务。
一是深化文物基础研究。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遵循文物保护科学规律,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多学科协同,面向文物保护利用基础理论需求、关键科学问题,促进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大气科学、地质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同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符合陕西省文物资源特点的文物修复、预防性保护和防灾减灾理论体系,聚焦岩土质文物风化和水盐侵蚀、壁画彩绘褪色、木结构建筑失稳、微生物污染等主要病害,深化文物材质特性、病害形成机理及发展预测方法研究,为文物保护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二是加强科技考古研究应用。强化科技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广泛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全面获取资料和信息,推动考古学研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行考古探测、测试和分析,扎实开展遥感考古与物探考古、年代测定、古DNA研究、同位素研究和有机残留物分析等,利用科学数据结论推动考古学研究;加强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研究与应用,提升田野考古科技水平。运用科学技术与方法,深入开展环境考古、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陶瓷器考古和玉石器考古等,提升科技考古研究与应用水平。
三是加大不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力度。坚持科技引领,推动不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创新发展。重点在石窟寺、大型石砌城址、土遗址和木结构建筑等文物本体病害探测、原位诊断、防治和保护工程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优化系统解决方案,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体系。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重点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遥感监测、物联网监测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环境、本体、安防、游客等方面的科学监测,开展传感设备安装方式方法研究、数据分析及预警机制研究、建立文物本体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提升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实施文物建筑加固及修复技术研究、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等项目研究。
四是提升文物安防科技应用水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大力发展文物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专用技术体系,推进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设施建设,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优先保障高风险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运用科技手段精准管理,提高博物馆和文物建筑安全检查效率,推进文物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建设,加大科技成果应用,切实增强预警防控能力,提升田野文物科学防范水平,实现田野文物安全形势根本好转。积极将文物防范系统与公安视频监控等安防系统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完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五是增强馆藏文物科技保护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馆藏珍贵文物的科技保护,推进馆藏文物的劣化机理研究,攻克一批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扎实做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抑制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重点加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研究,做好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和评价;加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控研究,科学配置温度、湿度,以及调湿剂、吸附剂等调控材料研究;加强文物保管设施研究,配置安全展柜、储藏柜架、专用囊匣,加强防震减震研究,对文物保存设施进行防震减震改造升级。推进文物科技鉴定工作,加强多种学科交叉,多种科学仪器联用,多种检测手段参与,多种方法共同分析,不断提高科技鉴定的准确性。
六是创新实施数字文物工程。充分发挥陕西省科技资源优势,提高数字文物技术研发能力。实施文物信息资源数字化工程,加强文物信息采集、数据交换、数字化资源管理;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推动文物高清三维数字化复原。促进数字文物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文物保护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发挥数字技术对文物保护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强文物数字化管理工作,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
七是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步伐,逐步实现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加强智慧博物馆展览制作、藏品多维度信息展示、AR/VR技术展示、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新媒体传播;实施数字化教育工程,推进博物馆教育数字资源库建设,加强博物馆教育共享平台、博物馆研学旅行数字化管理;做好观众大数据分析研究,提供人工智能服务、文物大数据共享服务、互联网+社交分享服务。依托数字网络技术,通过云展览、云直播、云考古等手段,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多维度展示文化遗产。
八是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依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筹建并申报“考古现场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适时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科技研发中心、人才孵化中心、成果辐射中心和交流合作中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推进深度融合与集成创新,形成科研基地建设与科研攻关活动紧密衔接、互融互通的新格局。依托单位要加大对科研基地支持力度,加强科研基地管理,落实基地主任负责制。支持有关文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申报科研基地。推进科研基地工作站建设,把工作站作为科研基地向行业输出先进技术、为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和推广科技成果应用的延伸节点。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文物大数据系统工程,整合现有文物保护监测平台等科技信息系统,建设陕西省文物科技信息管理平台。
九是加快新装备新材料研发。积极组织文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新装备研发与应用,提升文物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巡查监管、预防性保护、修缮修复、展示利用等装备性能,增强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力争在文物勘查探测、分析检测等高端专有装备方面取得突破。加强文物保护新材料研发,以及实用型保护材料应用研究,不断提升文物科技保护水平。深化“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一批创新企业和文物专有装备产学研用联合体。
十是积极承担文物标准制订。积极承担考古、文物保护工程、文物数字化、预防性保护、灾害防控等重点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订工作,积极实施博物馆、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加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全面支撑文物保护利用精准管理、文物保护能力提升、文物资源有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标准引领,促进各项文物保护技术共享,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支撑,将科研成果纳入文物保护标准,提高标准的科技含量,助推文物保护科学发展。
十一是推进科技成果应用示范。遴选一批文物保护修复、安全防护、灾害风险防控和考古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示范。重点在石窟寺保护、土遗址保护、文物建筑保护、壁画保护、考古发掘等领域,推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平台,为研发成果后续试验、开发和应用提供真实环境、场地和对象。开展产、学、研、用联合的文物保护研究型工程项目试点,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强文物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依法保护文物领域科技创新成果。
十二是改革科研平台运行机制。改革创新陕西省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实施各联盟成员高校轮值制度,提高各方文物科研积极性。深入推进文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企业之间的互联合作,以科技创新联盟为平台,积极实施科研项目。改革创新重点科研基地科研攻关方式,由单一科研向联合科研转变,实施科研项目集团攻关。创新丝绸之路工匠联盟平台工作方式,联合五省区文物修复力量,攻克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举办陕西省文物职业技能大赛,培养文物修复人才。
十三是“揭榜挂帅”实施科技保护项目。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实施重大文物科技保护项目,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文物保护技术瓶颈。技术攻关类项目,重点解决涉及文物保护的重大应急性科技问题,以及制约文物保护的重大技术难题或科研需求,经筛选凝练后向社会发榜,有研究能力的创新团队择优揭榜攻关;成果转化类项目,重点推动已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单位面向全社会征集适合推广的重大科技成果,经筛选符合条件的向社会发榜,省内有成果转化推广应用能力的相关单位揭榜转化、推广应用。
十四是创新对外科技保护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平台作用,创新对外合作交流方式,搭建多层次科研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合作,继续推动陕西省与英、法、德、意等国联合开展文物科技保护合作项目,引进借鉴先进经验和方法,提升陕西文物科技保护实力。扎实做好缅甸蒲甘佛塔等援外文保项目,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务,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扩大陕西文物科技保护影响力。
十五是加强文物人才智库建设。依托陕西文博单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资源,吸纳全国乃至国际知名专家,整合利用陕西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委员会等专家库,组建陕西文物人才智库。充分发挥文物人才智库在文博事业改革谋划、决策咨询、规划设计和评审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科技专项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文物科技规划布局,为文物事业长远发展提出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措施。
十六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文物人才培养“秦鼎计划”,培育一批以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为重点的高层次文物人才,着力加强考古研究、科技保护、宣传教育、专业技能、综合管理队伍建设。强化与省内外重点高校的战略合作,完善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文博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支持考古、文物保护学科建设,促进文博专业博士、硕士培养。加强对高职院校文博相关专业的支持和引导,为文博单位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十七是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改革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更好地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按照科研活动规律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完善管理政策,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适应科研活动实际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环境,增强科研人员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此外,意见还提出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文物部门、文博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各项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本意见确定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目标和任务,制订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要落实主体责任,聚焦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重点问题,加强制度设计和精准管理,加大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科技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配强机构力量。鼓励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文博科研单位设立文物科学技术内设部门,专门负责文物科学技术工作,切实增强文物科技保护管理力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成立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办公室,吸纳各方面人员密切配合、分工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协同开展科技保护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文博单位要加大对科技保护的投入力度,结合实际明确科技保护投入与文物保护投入的固定比例,保持资金投入的稳定性。省文物局每年安排专项科技保护资金支持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科研课题研究、科技项目实施。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对文物科研工作的支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体系,为科技保护提供坚实支撑。
加强科普宣传。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科普宣传工作。利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机,开展文物科技保护成果宣传活动。坚持巩固传统媒体、完善网络媒体、发展移动新媒体的文物科普宣传思路,创新科普宣传方式方法,推进“互联网+科普宣传”行动,实现文物科普宣传提档升级,充分展示文物保护成果,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强化责任落实。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分工,形成合力,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全省文物科研工作者要勇于创新、顽强拼搏,转变作风、提升能力,主动作为、务求实效,为全面提升我省文物科技工作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规划科技保护重大专项计划
1.秦始皇帝陵文物保护研究:开展秦兵马俑及土遗址本体病害与环境的关联性研究、秦俑考古现场修复展示安全稳定性评估研究、秦俑及土遗址灾害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遗址博物馆内原位展示、陶质文物表面防风化加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等。
2.文物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风险防控指标体系,开展馆藏文物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研究,研发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与应急辅助监测及决策云平台系统。
3.考古发掘现场科技保护研究:开展地下文物原位多重信息采集与保存环境研究、文物现实空间状态与原始营造状态研究、全天候条件下各类文物本体劣化和损坏过程研究、文物保护材料与保护技术应用研究、考古发掘与保护利用全过程模拟系统研究等。
4.大遗址科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石峁遗址遗迹的科技探测与考古调查关键技术研究、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在大型古代陵墓结构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考古发掘现场有机质文物遗痕形状的图形识别关键技术研究、高大砌体遗存稳定性评估与本体安全防护体系研究、基于微纳卫星星座(立方星星座)的大遗址遥感监测技术研究等。
5.馆藏文物修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开展馆藏壁画本体修复工艺技术优化提升研究、馆藏壁画地仗层渗透加固材料研究、馆藏甲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馆藏唐三彩(釉陶、琉璃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花岗岩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馆藏文物健康评测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物封存用多层高阻隔薄膜技术与产品研制、馆藏纸质文物温和去污材料与工艺研究等。
6.石窟寺、大型陵墓石刻保护及预防性保护技术研究:开展大型石刻本体病害探测、风化破坏机理、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研发石刻本体病害、保存环境监测终端,建立石窟寺、大型陵墓石刻本体劣化机理及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方法,开展预警应用示范研究。
7.文物数字化、信息化及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究:建设陕西省文物大数据库及信息化数字平台,构建数据共享服务体系,推进数字化科研和展示利用平台建设、文物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文物保护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强文物数据信息智能认知、处理、分析和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推进陕西省文物数字再现工程,将数字复原技术、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文物研究、保护与展示,重点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的数字再现工程,推进石窟寺数字化工程,形成一批数字再现示范项目;拓展“互联网+”平台建设,结合VR/AR技术,开发丰富多样的展示利用和教育体验项目,加强智慧博物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陕西发布微信公众号截图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