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冼星海》首演:用舞蹈再现冼星海人生重要节点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1-12-17 09:05:01

原标题:国家大剧院与宁波市演艺集团联合制作舞剧《冼星海》首演(引题)

用舞蹈再现冼星海人生重要节点(主题)

北京日报记者 高倩

大幕开启,一束强光打来,冼星海由乐池中缓缓升起,在天地间指挥着生命乐章。他的背影衣角飘飞,雕塑感油然而生。场景转回白雪皑皑的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医院里,弥留之际的冼星海于睡梦中回望人生,亲友托起的病床变成了船帆,他伴着浪涛起舞畅游,变成了最初的海上少年……

舞剧《冼星海》剧照。北京日报记者方非摄

在建党百年、国家大剧院将迎建院14周年之际,昨晚,国家大剧院与宁波市演艺集团联合制作的原创当代舞剧《冼星海》迎来首演,致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总导演肖向荣、编剧许锐、作曲郭思达等一线艺术家组成了强大的主创团队,以“音乐化交响叙事”的结构,再现了冼星海人生中的重要节点。

整场表演中,简洁现代、隐喻丰富的舞台呈现极富冲击力。展现冼星海在异国流亡经历的第三幕“故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伴着节拍器的“滴答”响声,他的生命乐章进入倒计时。冼星海反复攀爬三角结构装置的斜坡,试图抓住象征国境线的红线,却屡次滑落,20余位群舞演员形成人墙“国境线”,在舞台上不停地顺时针转动,一次次将他与家乡无情阻隔,也表现着生命的日渐流逝。红色灯光、白色雪片从舞台上空倾泻而下,充满了视觉和情感张力。

本场首演由魏伸洲、李宇、王金格等青年舞蹈家领衔演绎,此前,整个剧组已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进行了近4个月的封闭式排练。《冼星海》本轮演出将持续至12月22日,宁波市歌舞剧院首席演员夏天、王钰也将饰演冼星海和妻子两个重要角色。

挖掘音乐家侧面故事引观众共鸣

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为主角的作品,为什么做成了舞剧,而非歌剧或音乐剧?

“最初立项时,我们考虑过把冼星海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做成一部大歌剧。”总导演肖向荣说。但如何利用冼星海留下的宝贵音乐财富,是一个必须满怀敬畏且难度极高的挑战,相比起来,舞剧的操作性更高。冼星海一生中的许多遭遇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长于抒情”的舞蹈很适合表现他的内心情绪、他的“激情和投入”,“唱还是有音高极限的,但舞蹈能更进一步,加上群舞的衬托,会非常有爆发力。”

总体来说,音乐创作仍然是舞剧《冼星海》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要去写一位音乐家,压力确实很大。这部舞剧不能成为单纯的冼星海作品连奏,否则我们的创作就失去了意义。”作曲郭思达说,“怎么能既让舞剧的音乐既描绘了这个人物,又把他的作品融汇在我们的创作中,是最困难的。”郭思达选取了家喻户晓的《黄河大合唱》作为最主要的灵感来源,将它的主题贯穿于全剧始终。也许有些细节,观众不太容易察觉,但从作曲技法的层面来看,致敬几乎无处不在。

在尾声部分,《保卫黄河》完整出现,伴着那传唱不息的经典旋律,舞台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群众朝向希望坚定前行。这版男声咏唱的《保卫黄河》节奏放缓,深沉而凝重,在风格上与大家最常听到的版本差异很大。“我们会抛掉一些传统的概念,以当下的视角和手段来诠释冼星海先生的作品。主创团队的理念一直很统一,一味还原并不是初衷。”郭思达为音乐融入了交响、电子等相当多样的元素,在展现国难当头的革命之舞时,音乐甚至带上了轻摇滚范儿。这并非为创新而创新的博眼球之举,而是因为在郭思达看来,摇滚热烈又饱含冲击力,恰好适合带动情绪,“我们也尝试过其他很多种方式,但都不如摇滚听起来酣畅淋漓。摇滚是现代人宣泄情感的表达习惯,只要能符合创作的精神和理念,我们不排斥任何手段。”

包括多元兼容的音乐在内,舞剧《冼星海》是一部立足当下的作品。作为创作者,肖向荣认为,诞生于今天的作品一定要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在音乐家这重身份的基础上,《冼星海》进一步挖掘了冼星海许多能引人共鸣的侧面:他是儿子、丈夫、父亲,也是学生、挚友、思念故土的游子。在巴黎求学时,他一度遭遇冷落,苦闷忧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滞留异乡的他热切期盼着回到祖国,回到亲友身旁……“我相信,观众并不只想在舞剧里看到一个标准答案的冼星海。”肖向荣说。

关键词: 冼星海 舞剧 人生 舞蹈 音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