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1-12-22 10:50:44
原标题:一个作家,能执笔写出闲适的文字也是一种幸福——(引题)
《芍药摇晚风》里的岁月静好(主题)
大众日报记者 朱子钰
散文和水一样,柔弱无骨,变幻不定。人们无法在文学的疆土上找到散文的固定界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散文写实,它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在鲁迅文学奖得主、山西省作协原副主席王祥夫眼中,写随笔与散文一直是一件无比享受的事情。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得‘闲适’二字是真正的幸福。一个作家,能执笔写出闲适的文字也是一种幸福。也让人能够于此看出一个时代的岁月静好。”他说,自己的散文精选集《芍药摇晚风》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去的,“一是要闲适,二是不要开口就教育人。”
《芍药摇晚风》编选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表达王祥夫日常的所思、所想和所遇,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他对这类文体的偏爱。“随笔与散文一如小菜,相比之下,小说可以说是主食与大菜,小菜与主食和大菜是不一样的,小菜就是要让人来品味的,吃小菜难求其饱,但其美好的滋味却往往又让人忘不掉。”王祥夫热爱方寸小文中的回味无穷。
哪怕是置换到读者这一面,他也坚持认为,这样的感受颇为珍贵。读书的最高境界首先是消遣,既然是消遣,那同时也是一种享受,读者的享受还在于通过阅读可以品味一个作家或一篇小文字的语言与腔调,品味一个作家与众不同的情趣。
与多数作家不同,王祥夫的文学创作方向不是单一的,有两个或者更多。“起码我笔下的小说和散文的方向就大不一样。”王祥夫认为,小说的努力方向就是一定要把社会的真相写给读者,让读者对社会产生改造的冲动,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小说是俗物,所以在王祥夫的小说里还可以看到社会上的各种欲望在里边蹦蹦跳跳。
但落笔到随笔与散文的方向,王祥夫坦言,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自己闲适一些,让读到它们的读者轻松下来。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往往都很累,如果作家的文字能够让人们的神经轻松下来便是善莫大焉。“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要做许多正经事和宏旨大义相关的事,也需要做一些一点儿意义都没有的事。虽然没有意义,但我们高兴去做,它也就有意义了。”人类的喜爱,足以让平凡的世界增添多一点的色彩。
随后,王祥夫抛来了几种精妙的形容,在傍晚时分看晚霞、没事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流云,再比如有时候还喜欢闻闻一点儿营养都没有的花香,虽然那花香没有一点儿营养,但人们喜欢它,它也就有了意义。他认为,老百姓生活的意义,就是岁月静好、少来点事儿,安安静静地待会儿不好吗?
“还有一个真实的想法就是想要人们知道一些事,这就有了传播知识的意思。”一些稀松平常的生活画卷,王祥夫总是敏感地把它转换成知识,还原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汤婆子,这原是极好的东西,很多人可能忘怀。在北方,外边飘着大雪,屋里虽然生着大火炉子但也不见得会有多么暖和,尤其是晚上钻被窝的时候,如果此刻有个汤婆子,把它放在被窝里,那是很舒服的事。”王祥夫提到,《芍药摇晚风》中第四辑“汤婆子帖”,就描写了各色物件杂项,有《棉被子》《闲章》《梅瓶》《竹帘》《花笺》等,涌现出怀旧之思。
现在,很多人早就没了故乡,类似的乡土风物人情世故已经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寻。所以,在王祥夫的自述中,这本随笔集里好像总是有着淡淡的乡愁,“怀旧其实是一种美好的情绪。如果一个人连怀旧的情绪都没有了,那么,回头看看,那空白让人多么害怕。”有人喜欢把旧的东西叫做传统,这样说王祥夫并不反对,传统肯定是旧的,但旧的事物有什么不好?“多少年来,我们总是把旧的事物一概认为是不好的东西,但现在看看,旧的事物的那种岁月包浆在新的事物上永远也不找到。”他如此回应道。
王祥夫是一个既写小说又写散文随笔的人,恰恰两种文体之间却又极大不同。“小说往往是写给别人看,让别人去感动流泪,而写随笔和散文却是为了自己,让自己的心思有个安顿,让自己对文字的喜欢有个自恋般的表现,这就像是私房菜,首先是自己吃的有滋有味,其次才考虑到让别人也来尝尝,当然在心里也想让别人觉着好吃,让别人喜欢,让别人夸几句。”王祥夫向读者袒露了写作的真实心理。
而对于作家来说,小随笔和小散文,因为小,几乎没有藏拙的可能,所以说,最能让人看到一个作家于麒麟皮之下露出马脚的地方就是他的随笔与散文。
散文易学而难工,随笔与散文写作的自由度就于此显现了出来,往往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和活力。难工而求工,王祥夫说,这就是他喜欢没事写写随笔与散文的道理,小说写作容易落到老套里去,而随笔与散文的写作却是行云流水一般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
再度谈到《芍药摇晚风》这本集子,王祥夫承认有着特别的喜爱,他特别提到,其中篇目的选择编辑下了一番功夫。“所以我是喜欢的,我也想让读者诸君喜欢。况且,芍药也真是十分好看的,今年的夏天是过去了,要想看芍药必须要等到明年。”
上一篇:让“一号战车”承载敬意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