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时间:2022-02-14 06:15:03
作者:刘一村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聚焦奥林匹克历史上的首个“双奥之城”北京,专注冬奥,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记录了北京这座城市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人们的奥运故事。在这部一共6集,总时长150分钟的纪录片中,奥运故事丰富立体,它不再局限于人们印象中对奥运的碎片记忆如直播赛事、运动员、奖牌和鲜花等,而是通过下移的镜头,用记录一座城市中普通人群的奥运经历和人生故事,来为奥运会和奥林匹克精神做解读。影片记录了这座城市的人们因为与冬奥会结缘而发生的变化,展示了北京这座城市由2008年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奥运情结。品读镜头下这些普通人的奥运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奥运会给一座城市带来的荣耀和辉煌,还看到了它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使命和责任,更看到了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鼓舞和持久激励,而影片中人们所展现出来的热情、勇气、责任和担当,更是将一个国家充满自信和活力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展现给了世人。
这部纪录片从个体人物的视角出发,用一个个普通人的冬奥故事表达一座城市的奥运情结。《从北京到北京》不仅通过这些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北京融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城市形象,更传递出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诸多理念。通过国家速滑馆建筑总工程师李久林的奥运故事,我们看到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座场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也是目前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它的建设见证了中国生产制造的高钒封闭索在大型场馆建设中的实现应用,见证了中国人用最少的材料建设大型场馆的实践。通过制冰师宋加峰和刘天阳的奥运故事,我们看到了比传统制冰技术更为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在冬奥场馆中的应用,也认识了曾参与过5届冬奥会速滑场馆制冰工作的马克·麦瑟,而由这位国际制冰师带领的团队与国内制冰师一道,打造出冬奥会历史上最快的冰面……这些故事,以小见大地表达了北京绿色办奥、开放办奥、共享办奥的理念,反映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魅力。
以北京作为背景,用一个个“小我”的故事串联起“大我”的情怀,《从北京到北京》不仅用普通人的奥运故事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更借由这些故事,表达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和探索。与奥运结缘二十多年的李久林,在2008年的身份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筑总工程师。在国家速滑馆的建设中,李久林和他的团队攻克了数十项前所未有的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为冬奥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李锐、郭祁、车璐等四十多名医疗技术过硬,有着丰富滑雪经验的医生,组建起了中国冬奥高山滑雪医疗保障军团,他们的使命是为冬奥危险性最高的高山滑雪项目提供医疗救援保障,影片用多角度和长时间的跟踪拍摄,记录了这支团队艰苦备战奥运的点滴。北京延庆山区珍珠泉中心小学冰球队的故事中,既有山区小学孩子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也饱含着一位老教练的执着,这个故事体现的正是“3亿人上冰雪”愿景的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李菊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残疾人志愿者李楠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志愿者融入奥运会所展现出的热情和真诚,更看到了志愿精神在中国的传承和延续;北京高井路社区和东四街道的居民热情参与冬奥的故事,无疑是人人参与冬奥、人人共享冬奥理念的生动体现。赵伟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猎豹”运用于国家速滑馆,坚持20年传播奥运文化的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体育老师周晨光……他们的故事,通过镜头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和记忆中。这些故事呈现出北京这座城市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和探索,见证了中国人开启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新路径。
温暖亲切的拍摄视角,朴素平和的叙事节奏,《从北京到北京》用一座城市14年热切的等待和不懈的追求,用一个个生动的中国人的奥运故事,形成了一座城市关于奥运的影像记录。它用白描式的写实手法,借助特殊的时间节点,叙述了朝气蓬勃的中国故事,展示了中国人健康向上的精气神。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4日 16版)
关键词: 从北京到北京
上一篇:王晓棠:终生报答人民的培育
下一篇:别用短视频过度消费未成年人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