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剧:从流量至上回归内容为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时间:2022-02-23 05:54:17

【影视锐评】

作者:袁梦倩(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台网互动深化和技术创新驱动下,网络剧与传统电视剧文艺创作标准逐渐趋同,网络剧的内容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迭代。网络剧的发展更强调精品化的方向,题材更丰富,制作更精良,从流量至上回归内容为王。创作愈发重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深度介入社会现实逐渐成为网络剧发展新气象。

新气象首先表现在网络剧对时代变革题材的介入。主旋律网络剧的题材更为多元,注重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建构观众的认同感和主流价值观。同时,这些网络剧试图在传统主旋律叙事与新生代网感叙事之间探索柔性表达的路径,形成一种生活化、浪漫化的美学风格,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脱贫攻坚题材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直面乡村社会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从青年视角真实刻画乡村生活,以影像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焕发新的活力。《扫黑风暴》根据轰动全国的真实案件改编,触及套路贷、行业垄断、暴力拆迁等社会痛点,弘扬了扫黑除恶、反腐倡廉的正气。《一起深呼吸》则开拓了网络剧在援外医疗领域的题材空白,体现了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以及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道主义担当。

历史题材网络剧也同样将个体命运镶嵌在时代变革的图景之中,为平凡人立传,为时代画像。《王牌部队》探索军旅剧的年轻化表达,以军人成长历程折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的变革,融汇个体叙事的青春气息与宏大叙事的史诗品质。《勇敢的心2》讲述抗战时期普通人舍身取义,以国家救亡图存为己任的经历,彰显民族气节。谍战剧《叛逆者》深描心怀报国理想的青年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心路历程,抒写时代洪流中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头部网络视听平台在网络剧产业升级和主流化探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引进优质内容,更强化主旋律题材的策划和原创内容的开发与制作,突出平台的社会责任,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文化风向。这也标志了网络剧产业进一步突破亚文化领域,跻身主流文化,触达各圈层受众。

其次,新气象表现为对社会热点议题的介入。随着类型化日臻成熟,网络剧更注重开拓能引起社会共鸣的题材,参与探讨社会热点议题。都市情感剧贴近现实生活,折射当下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比如《爱很美味》呼应疫情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经验,以轻喜剧的形式展现而立之年的女性在婚恋和职场中遭遇的重重困难,在诙谐幽默中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揭示社会问题的悬疑剧蔚然成风,借悬疑类型之壳,探讨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八角亭谜雾》精心构筑复杂微妙的家庭关系,细腻刻画原生家庭悲剧中的心理创伤与修复。《女心理师》透视当下校园暴力、职场欺凌、产后抑郁等问题,呼吁人们关怀心理健康。

此外,网络剧的现实主义也并不局限于当下时空,《赘婿》虽是古装片,却注入了当代性别平等的意识。《雪中悍刀行》突破传统武侠剧的叙事窠臼,细腻刻画主角的心理状态,在个体自由与济世担当的选择中展现人性与道义,是一种更契合当代青年精神追索的“心理写实主义”。

第三,新气象还表现为对地方文旅传播的介入。一些网络剧精心植入地方景观、民俗、美食等文化元素,打造地方形象,整合和开发文旅资源,探索地方文旅传播的新路径。《司藤》在云南实景拍摄,带火了云南清奇秀美的风景和本土特色建筑,被网友称赞为“云南旅游宣传片”。洛阳市政府更是将《风起洛阳》作为重塑城市品牌、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借该剧宣传城市文化,将打造洛阳影视IP上升为文旅战略。该剧对洛阳历史景观和风俗礼仪的悉心营造也是传统文化和网络剧的双向赋能,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网络剧,强化有深厚人文底蕴的中华美学风格;另一方面,网络剧赋能地方文旅传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

总之,随着精品化发展不断深化,更多强调社会效益的网络剧涌现出来,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更能够培育观众的审美趣味,产生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诚然,具有社会介入性的网络剧也会存在矛盾冲突套路化、剧情设计浮夸突兀等问题,破坏真实的生活质感,使立意失焦。并且,类型元素的过度堆砌和生硬嫁接亦会导致叙事的碎片化和拼贴感,折损介入现实的力量。

网络剧的社会介入应真正“源于现实”,从丰富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但又要“高于现实”,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和反思性,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我们期待新的一年,网络剧的创作能进一步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升文艺品质和境界,增强网络视听产业的供给侧优化,营造健康优质的网络内容生态。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3日 15版)

关键词: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