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乐转赠给未来——读阎志长篇新作《武汉之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2-02-24 10:54:12

阎志的长篇小说《武汉之恋》,可谓倾其生活积累,写尽了他近40年来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这部小说共5卷,用近50万字篇幅,塑造了田路、陈东明、雷华、吴爱军、王慈等青年创业者形象,再现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和一代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搏击奋斗的历史。

《武汉之恋》是一首献给青春的颂歌。在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春颂。《青春之歌》《战火中的青春》等,是革命战争年代的青春颂。《向困难进军》《西去列车的窗口》《雷锋之歌》和《欧阳海之歌》等,是和平建设时期的青春颂。《武汉之恋》则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青春颂。书中人物义无反顾地投身时代洪流,挥洒青春的激情和力量。田路在大学时只身漂流长江,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壮举;陈东明大学毕业时在校园勒石为铭,刻下一个“始”字,誓言从脚下开始。正是这种萌动的青春和飞扬的激情,铸就了他们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魄力。

《武汉之恋》是一部改革开放时代的创业史。与柳青《创业史》的时代背景不同,《武汉之恋》表现的是现代资讯高度发达、科技竞争激烈、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如何奋起直追的故事。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雷华在图书馆偶然读到一本《硅谷之光》,萌生了创业想法,两年修完学分,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成为东岭软件公司总经理,开发了风行一时的一诺手机;陈东明从一则新闻报道中得知国外拍卖行拍卖中国文物的信息,毅然辞职下海,成立了正和拍卖公司,后又在日本捕捉到当地保险业信息,回国成立了民营保险公司。两次大胆尝试,使他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品中的这一代创业者,其创业选择固然包含个人因素,但更着眼于社会需求、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趋势,作者在书中突出了他们的创新创业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武汉之恋》谱写了一个新的当代英雄谱系。书中的科技精英、商界巨子,何以英雄?他们有忠,是忠于国家民族,历史使命,时代召唤;他们有勇,是勇攀科技高峰,敢闯市场盲区,创造商界传奇。他们有理想有信念,但又不像莱蒙托夫笔下的贵族青年那样,只满足于一些内心的渴望和空洞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田路的创业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毅然放弃毕业分配的工作,与几个同学创办公司。为了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尿激酶,他们每天拖着粪车,在大街小巷的公共厕所里收集尿液。在公司上市、集团业务蒸蒸日上时,又离任转向公益环保事业。汶川地震时,他带领集团的年轻人,奋战在救灾一线。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他们身上集中了我们时代的可贵品质——不止息的追求,不停顿地创造,不拒绝任何细小的开始,不放过任何瞬间的机遇。

《武汉之恋》还是作者献给近40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部教育诗。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毕业生。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业,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人格。作品中多次写到陈东明、田路等人在校期间发起成立的“跨学科沙龙”活动,就是教育改革在学生身上的一个全息投影。沙龙活动中各种思想自由碰撞,各种创造性构想的萌芽,各种人生目标的规划,包括组织、活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等,都为他们走出校园后的创业活动奠定了基础。《教育诗》的作者马卡连柯说,人类生活中,真正能激发人的创造热情的,是对“快乐的未来”的憧憬。这些毕业生们把这份快乐转赠给未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幅“快乐的远景”图画。

(作者:於可训,系武汉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关键词: 武汉之恋 战火中的青春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