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园林绿化局 时间:2022-08-09 15:41:09
2022年6月19日,北京市第一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东四三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正式建成,胡同东西口两块古香古色的展板将古树文化与胡同文化融合,路牌导视与文化景观结合,使古树历史文化知识以景观形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让人们了解古树文化、倡导古树文化,培育人类敬畏历史自然的精神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东城区作为中央行政区的核心区,现存古树名木6754株,其中一级古树2377株,二级古树4371株,名木6株。东四三条胡同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有着20株百余年树龄的国家二级古槐树。
据悉,早在1990年,东四三条至八条便被规划为北京旧城25片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2015年,该区域又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这是北京古都典型的四合院区,胡同排列规整有序,四合院比例符合规制,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京腔京韵”。而东四三条胡同的古国槐便和胡同、四合院一起,成为北京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线。
(相关资料图)
实地探访东城区古树发现,古树周围有栏杆维护。“围栏对古树和古树的生长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这是普通人判断一棵树是不是古树最明显的方法。”住在东四三条胡同的居民王先生说,“每个古树上都有挂牌,扫一扫信息就全出来啦!”
古树是一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有着重要的生态、景观、科研及经济价值,反应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明程度。东城区作为北京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街头巷尾更是古树遍立。它们穿过漫长的岁月,经历着时序的更替,记录着风物的变迁,淬炼成历史文化的特有标志。这些古都中的活化石,一旦死亡就无法再现,因此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复壮工作成为了东城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维护古都风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积极制定“一树一策”古树复壮方案,通过地上和地下生长环境改良、树洞修补、支撑加固、有害生物防治、树冠整理、围栏保护以及宣传标牌设置等措施,开展一系列精细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据了解,2021年东城区全区6754株古树名木的体检覆盖率达100%,古树名木健康度达92%,完成375株濒危、衰弱古树名木保护工作,23株国家二级古树升级为一级古树。
为深入落实市委巡视组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相关整改要求,2022年,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将进一步开展东城区古树名木及其生境整体保护试点工作,除刚建成的东四三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外,仓南胡同14号院被列为文化创新项目,仓南胡同14号院将建设将成东城区第一个古树文化小区。并计划在2022年完成280株濒危、衰弱古树名木保护复壮,依据古树“一树一档”古树名木体检报告搭建东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推进全区古树名木“云”管理。同时,开展《东城区古树名木保护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加大古树名木宣传,提升全区古树名木管理能力和水平。按照《北京市2022年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区级专项行动联合小组,由区林长制办公室联合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古树联合专项行动检查,定期开展巡林巡查工作,重点检查古树生长势、病虫害、标牌留存、在树上刻划钉钉、缠绕绳索、堆放垃圾杂物等生存环境,落实林长制属地责任,积极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努力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全区的古树保护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随着东城区对古树名木保护力度的加大,东四三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也与市民见面,胡同里饱经沧桑的古国槐在人们的关注下,愈发枝繁叶茂,给这座青砖灰瓦底色的六朝古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为古老的胡同增添了盎然生机。
长久以来,自然与人文的相互交融,构成了树木的文化内涵。古树围绕北京的历史文化,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景点。东四三条作为北京市第一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为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生态建设,创建宜居之都,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动力。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东城区园林绿化局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古树保护工作,挖掘古树名木深层价值,始终坚持重视生态、敬畏自然,守护着千年古都绿色风貌,强化老城历史格局,使古老历史留下的自然遗存重新展现时代之美、发展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成为首都一道生机盎然的恒久名片。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