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2-09-30 09:34:28
(资料图)
考古成果的浓缩呈现
王 巍
中国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找到具体的实证,靠的是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上下求索。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近400名学者经过20年努力,进一步勾勒和描绘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壮阔图景。做好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当下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围绕文博领域,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有口皆碑的优秀节目,近期播出的《中国考古大会》就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百年考古成果的窗口。
《中国考古大会》聚焦良渚遗址、贾湖遗址、周口店遗址、三星堆遗址、城头山遗址、秦始皇陵、二里头遗址等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考古遗址。这些遗址都是在中国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发现,它们展示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起源发展的脉络,展示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考古大会》涵盖了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明星遗址”;在遗址类型上涉及洞穴、聚落、城址、陵寝、墓葬等丰富种类,是考古成果的浓缩呈现。
除了丰富的内容,《中国考古大会》令人回味无穷的地方,还在于它用专业的学术精神、轻松的艺术表达、立体的传播形式,把看似深奥的考古成果生动鲜活地传递给人们。节目打破文化节目的传统答题模式,集探秘空间、专家解读、舞蹈演绎、实景记录等形式于一体,把考古过程转化为一场场剧情式推进和沉浸式体验的“探秘之旅”。
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我一直畅想能有一个空间借助数字化方式,把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历史场景、发明创造、衣食住行、神话传说等展现出来,让人们能更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可以说,《中国考古大会》就在荧屏上打造了这样的“公共体验空间”。节目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裸眼3D演播室技术,针对每个考古遗址量身打造“视+听+触”场景,通过连接考古场景、复现历史图景,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踏访”重大考古发现的现场。同时,节目中丰富的讲解、演示和互动手段,让观众不仅看得懂,而且愿意看、喜欢看。网友表示:“一个个考古学界响亮的名字,以这样的形式来到了我们眼前,很有代入感。”
有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在这个节目的观众中,15—24岁观众占比最高,这说明《中国考古大会》成功赢得了广大年轻观众。他们中有人留言说:“原来我们现有的很多传统,小到一个敲击打磨的动作,大到一种农耕蓄养的文化,其实数十万年前就在不断演化。因为有了生生不息的延续,才创造了如此灿烂的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无比自豪,也无比感恩。”在今天的考古领域,70后和80后已是中坚力量,90后、00后也正在快速成长。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爱上考古,而且能加入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