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 > 正文
利用漏洞骗取航班延误理赔属于诈骗吗?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时间:2020-06-15 16:20:17

近日,南京警方披露,抓获一名利用航班延误实施保险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消息传出之后,律师界、保险业界等都炸开了。

据警方调查,李某先是在网络上挑选了延误率较高的航班,再去查该航班的航程中有没有极端天气,然后,利用自己和亲友的身份信息购买机票,每次购票都用四五个身份。每一个身份,最多购买30到40份不等的延误险。但她并不会去乘坐飞机,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会延误,她就会在飞机起飞前把票退掉,减少损失,如果航班出现延误,则向保险公司索赔。

自2015年至今,李某涉嫌实施类似行为近900次,累计理赔金高达近300万元。目前,李某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很多网友都认为,李某只是利用既定规则,加上一定运气,并非保险诈骗,也不构成犯罪,反省的应该是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也有人认为,此事宜当“民事”看待,视为合同纠纷,可留给保险公司与个人之间在法律的框架下去博弈。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律师,听听他们怎么说。

观点一:宜当“民事”看待

“该案中李某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只是保险合同效力、能否获赔以及赔偿金额多少的民商事争议问题。”北大民商法学博士、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康欣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总结称。

康欣表示,李某购买的延误险属于财产保险,主要涉及两个核心法律问题:其一是保险利益以及引发的能否获得保险赔偿的民商事争议问题。

根据《保险法》规定,财产保险合同需要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不得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从披露的事实来看,名义上乘坐飞机的人从未实际坐过飞机,那么,航班延误其实对被保险人并无影响,也就是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并不具有保险利益,那么,该保险合同效力存疑,以及被保险人能否获得保险赔偿也将有待商榷。

其二是李某的重复投保问题。根据《保险法》第56条规定,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当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各保险人。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可以就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请求各保险人按比例返还保险费。

康欣说,从这一点来看,李某确实存在行为不当的问题,但是,该行为也仅是引发保险赔偿的问题,保险公司可以以赔偿金额超过其损失为由通过民商事诉讼渠道解决。还上升不到刑事违法性的程度。

观点二:不构成保险诈骗罪

“本案中显示出保险公司在经营航空延误险中漏洞百出,李某确实钻了这些漏洞,但是仍然不能认定其构成保险诈骗罪。”北京格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玉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认同警方对李某的定性。

他认为,李某的行为固然不妥,理应受到民事责任惩罚措施,但是不能随意认定其构成犯罪,起码李某不构成保险诈骗罪。

郭玉涛指出,李某虽盗用他人名义购买保险,但不算“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因此并不违反《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相关规定。

什么是保险标的?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郭玉涛称,航空延误险是财产保险,不是人身保险,保险标的不能是人,所以被李某盗用的七大姑八大姨身份不是保险标的。财产保险的标的只能是财产、利益,也非指承保损失。

那么,航空延误险的保险标的是什么呢?航空延误险承保的是航空承运人因航班延误而给乘客的一定损失补偿责任。从这个本质看,航空延误险更接近一种承运人责任保险。

航空延误险的保险标的实际上应该是运输工具——飞机,或者说是订票的航班。飞机晚到了,承运人要承担补偿责任,于是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就有了航空延误险产品。但在这个事件中,李某并未虚构一架飞机或一趟航班。李某虚构的是投保人、被保险人。

“而这种虚构也依然不构成犯罪。”郭玉涛表示,从法律规定看,通俗地理解是谁都可以做投保人,因为投保人的主要义务是支付保险费,虚构投保人不会损害他人。

在财产保险中,谁作为被保险人也都无所谓。因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如被保险人没有保险利益,实际上就得不到保险赔偿金。

因此,郭玉涛认为,就算是虚构被保险人,也是一种法律许可、有对应惩罚措施的民事行为,最多承担民事责任,而不应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遵循罪刑法定基本原则,即只有法律明确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才能认定为犯罪,而不能由任何人随意认定他人构成犯罪”。

观点三:或将面临刑事处罚

“如果目前披露的信息是准确的话,我觉得警方的定性是准确的。”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向福斌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李某的行为并非“利用规则”的“运气”行为,而是涉嫌违反《保险法》,甚至触犯《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

向福斌分析称,作为财产保险的航延险,其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因乘坐航班延误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从目前信息看,李某本身并无乘坐航班的意图,也没有发生实际乘坐航班行为。她投保目的在于通过虚构乘坐航班获取保险金。前述行为既违反了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又属于保险法禁止的虚构保险标的违法行为。根据《保险法》,即使李某的前述行为未构成刑事犯罪,保险人也有权不予赔偿。

向福斌表示,目前看来,李某的目的并不在于因某一次航班延误获取了保险金,而在反复虚构行程骗取保险金。考虑到涉及的数额特别巨大,情节恶劣,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保险诈骗罪中“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要件,涉嫌保险诈骗罪,可能将面临刑事处罚。

应遵守损失补充原则

据向福斌介绍,航延险理赔时一般只要求提供机票购买证明、保险单和被保险人身份证明,甚至有保险公司推出了主动理赔的航延险,通过系统跟踪航班延误情况进行主动理赔。“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一般不会主动核实消费者是否真实乘坐航班”。

“所以,航延险较为便利宽松的理赔条件在给被保险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极少数不诚信人士虚构行程提出虚假索赔创造了条件。”向福斌说。

康欣补充称,目前市面上的航延险都是定额给付,航班延误后由被保险人获取固定金额的赔偿,一般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这就导致本案这种情况,重复获赔,完全超过其延误损失。

所以,航延险做成定额给付本身虽然是出于理赔简便、经济效率的考虑,但并不符合财产险的损失补偿原则。

“投保人重复投保航延险非常容易,保险公司也不会去审查有没有重复投保的问题。”康欣认为,航延险作为财产保险的一种,应该遵守损失补偿原则,以避免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获得超额赔偿。一方面,由保险公司询问并且告知投保人可以购买的航延险的份数上限。另一方面,如果投保人重复保险,应该采用顺序、限责和分摊等原则,当然这要以保险公司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为前提,不可能指望投保人自行遵守。

险企难以走出“骗保”困境

利用保险公司风控漏洞骗取延误险的案件并非孤例。

在5月15日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上,上海警方向媒体披露了沪市首例利用提前获知的航班延误信息,虚构保险标的乘坐延误航班,骗取保险理赔金的系列保险诈骗案。据上海经侦总队一支队副大队长杨展透露,“由于单个乘机人只能凭登机牌或者航司延误证明理赔一份航延险。所以他们使用伪造的航空公司及机场印章、延误证明分别向各家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近年来,该团伙连续作案数千起,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今年4月份,也有一例航空险骗保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南京一位月薪2万的高管通过航班延误险,半年骗保707笔、共14万余元。数月前,也曾发生过一起类似骗保案例,骗保人在保险公司智能理赔出现故障的十天时间内,频繁购买机票并获得延误险理赔,骗取金额高达20多万元。甚至还有个别微信公众号、网贷论坛专门分享此类骗取延误险的操作教程,美其名曰“航空延误险薅羊毛攻略”。

针对越来越多的航延险骗保案例,保险公司该如何防范?

康欣建议,首先,保险公司可以与航空公司进行数据联通,对于多次频繁退票的,也要有所警惕并加以防范。同时,保险公司可适当调整航延险产品设计,根据大数据统计,在雷雨等恶劣天气多发时节,减少航延险的赔偿额度。“另外,在销售前,保险公司还应向投保人询问,是否重复投保。若重复投保的,在赔付之前,应该询问其是否已经有类似赔偿,获赔金额达到一定金额的,其他保险公司可有权拒赔。”康欣补充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坦言,保险公司并没办法拿到航空公司的所有数据,没办法拿到订票平台用户的所有数据。“这背后涉及到数据权限使用问题,而且还得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现阶段显然不可能做到”。

直播卖保险,热门还是热闹

疫情风口下,保险直播“带货”正成为线上营销新阵地。

最吸睛的要属以险企高管为代表的“明星大咖”主播团队。就在刚刚过去的五月,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官陆敏、华夏保险总精算师李建伟、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先后走进直播间,纷纷为自家公司保险产品站台,并表现出惊人的带货能力。

其中,华夏保险以超4亿元保费的成交额创下保险行业直播带货最高成交纪录;平安则预计未来三个月转化保费将达1.6亿元;沈鹏带货成果也近1000万元。

还有以精算师为代表的“专家型”主播团队,如“精算视觉”、“精算师帮个忙”、“精算老娄”等,他们带的是保险科普干货,不卖保险产品,形式多为在线答疑、对话保险细分领域大咖等互动形式为主,并基本保持每周一次直播的频率,颇受好评。

还有一类是“自媒体大V”主播团队,如多保鱼选保险、蜗牛保险、小帮说保险等为代表的三方导购平台,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形式,对受众进行销售引导,为后续付费咨询或成单做铺垫。

与此同时,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的不当宣传、销售误导等问题也随之暴露。对此,河北银保监局已于近日发布相关通知,并组织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开展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全面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

保险直播“带货”为什么突然火了?直播“带货”效果真的那么香?参与主体又该如何合法合规“带货”?消费者在直播平台购买保险靠不靠谱,需避开哪些坑?

《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了北美精算师、中国精算师、蜗牛保险首席精算师兼联合创始人李致炜,对上述疑问逐一作答。

直播成线上营销新模式

《国际金融报》:保险直播“带货”为什么突然火了?

李致炜:今年以来,因受疫情影响,传统线下模式遭受严峻挑战,保险行业积极寻求线上转型,于是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兴互联网营销模式变成为保险机构试水的新方式。当然,民众风险意识的觉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我们发现一些有创意的优质短视频,不仅能够快速触达海量的人群,并且能起到很好的科普效果,有助于帮助消费者不再买错保险。

目前看来,直播市场参与主体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某些三方机构以及部分直播平台,大多聚集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母婴类话题、家庭保障规划等科普分享,大众误区认识和一些社会热点相关的保险话题都比较受欢迎。

同时,保险领域的专业主播数量也在急剧上升,我们预测,保险直播未来有望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新模式。

了解需求更要“干货”

《国际金融报》:如何看待险企高管走进直播间“带货”?

李致炜:这是一个好现象,保险公司高管更容易把更加前沿的保险产品,更加合理的保险理念带给普通民众。一方面可以促进自身险企好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直面更多客户,了解更多的客户需求,发现未来产品的优化方向,一举两得。

但是我们更加希望的是,险企高管不仅仅是“直播带货”卖保险,更要带“干货”,比如一些通用的保险意识、保险概念和保险原则等,毕竟这些更需要大家一起来传播,也更有利于用户买对保险,避免掉坑。

《国际金融报》:保险直播带货效果到底如何?

李致炜:保险直播效果差异还蛮大的,“优质”、“说人话”的内容更容易得到消费者青睐,主播的专业程度和销售技能也需要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好的直播带货效果。

比如,很多平台都不会在直播中销售个别产品,更多的是进行保险配置原则和保险理念的教育。毕竟,每个消费者的购买需求都不同,也不是一种保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建议,业内能一起来构建好的保险理念和好的传播环境,而直播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沉浸高效的方式。

内容需合法合规

《国际金融报》:随着保险短视频和直播兴起,销售误导等一些乱象也逐渐暴露出来,参与主体该如何做到合法合规“带货”,让这种创新营销模式走得更长远?

李致炜:在一些新兴事物的发展初期,总是伴随着泥沙俱下。目前市场上确实有一些良莠不齐,且缺乏专业资质的主体参与,出现的夸大宣传、销售误导也伤害到创新模式的健康发展。

在此,我们也呼吁整个行业能携手,在符合监管要求情况下,坚守职业道德。比如所有主播、线上经纪人必须持证上岗,对短视频内容字斟句酌核查,对主播和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等。

专业投保指导不可少

《国际金融报》:消费者在直播平台购买保险靠谱吗?应规避哪些坑?

李致炜:保险产品本身都是通过监管报备通过的,因此无论是通过代理人还是银行,线上还是线下购买,产品都是参照合同规则来的。

不过比较常见的是,有不专业的销售人员和三方机构,通过故意夸大责任、虚拟责任,导致消费者最后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对此,我们建议务必通过专业的指导进行投保,只相信保险合同上白纸黑字的东西,而不要受到保险合同以外其他允诺的诱惑。

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购买保险,消费者都必须高度关注保险合同条款中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重点标黑部分,同时还要注意“健康告知”,这往往是导致最后理赔不了的重要因素。消费者一定要做好如实告知,这样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买到合适的保险。当然也可以选择合规的、专业的保险机构,以及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做咨询。

关键词: 航班 延误险 理赔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