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抖动是什么原因(孩子睡觉突然抖一下,以为在长身体吗?)

来源:热点网     时间:2023-01-21 14:29:54

很多妈妈都知道,孩子睡觉时,常常会出现“一惊一乍”的现象:

明明看起来睡得很好,突然小手就向上举起,很快又缩回去,有时胳膊腿还会抽动。


(资料图)

这就是“惊跳反射”。

这是由于婴儿大脑发育尚不完善,睡眠时大脑中控制肌肉运动的部分仍然局部活跃,从而产生间歇性的抽动。

为什么孩子大了以后,也会在睡着后突然抖动一下?

其实,不光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即将进入梦乡时,身体突然就像触电般地抖了一下,或者不由自主猛地踢一下,然后瞬间被惊醒!

这是一种临睡肌抽跃症,也叫“入睡抽动”,就是在刚刚入睡不久,一种无意识的肌肉抽搐。不过这种抖动一般不会影响睡眠,翻个身,继续睡就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劳累、紧张、压力大、缺钙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抽动的发生。

所以在不影响睡眠质量(如失眠、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下,家长们是无需过度紧张的。

几个睡眠误区,父母必知!

01

给孩子穿很多或盖太厚

春夏换季期,天气变化多端,忽冷忽热!很多家长怕孩子冷,睡觉时给孩子盖得严严实实,或是穿上较厚的睡衣。

可你们知道吗?有一种常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症状,叫“蒙被综合征”。“蒙被综合征”会引起孩子缺氧、高热、大汗、脱水,严重的甚至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部分家长、尤其是个别老人,宁愿孩子热出汗,也不能让他冷着,可这时候,热比冷更危险!

02

利用周末补足睡眠

每到周末,有些年纪较大的孩子会趁机“补觉”,日上三竿才起来。这样非但不能神清气爽,反而脑袋昏昏沉沉。

有专家向我们解释道:当睡眠不规则时,人的整个身体就会进入无规则状态,食欲低下、恶心、变得抑郁,或是无法集中精力。

一定不要一整天在床上处于昏睡状态,连续15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会导致生物钟紊乱,还可能让人难以入眠。

因此,周末不建议蒙头大睡到中午。最好的方式是:先和平常一样起床,吃个早餐,再去补个觉。

03

为睡好觉紧闭门窗

事实恰好与此相反,保持空气的流通,才能让孩子睡个好觉!

在通风好的房间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更低,这意味着睡眠深度增加、睡眠效率提高和醒来次数减少。

因此,一定要流通的空气!如果实在觉得冷,那就给窗户留一个小缝儿!

04

给年纪较小的孩子睡前泡脚

睡前泡脚虽然对大人有益,但却不适合儿童。如果孩子的脚不是很凉,就没必要泡脚。

因为,人体足弓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此时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可能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充足及优质睡眠,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睡眠时肌肉能得到充分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的伸展;另外,在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这些都能促进生长发育。

孩子的睡眠时间,随年龄不同而变化,新生儿大概需要14~20小时睡眠、1~6岁儿童则需要睡11~14小时、7~10岁需要10小时、青春期需要保证9~10个小时的睡眠。

为了保证孩子们有充足和优质的睡眠,家长需要做到:

注意保证睡眠环境安静和光线较暗,室温不宜过高;养成严格和固定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们的生理睡眠周期;家长要起模范带头作用,避免熬夜;

睡觉前不要吃太饱,也别喝太多水,尤其是甜的饮料;睡前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在节假日别让孩子花太多时间在电视和游戏上看;白天也不能睡太久哦。

关键词: 生长发育 效率提高 忽冷忽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