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天下!学人的一生 时代的侧影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时间:2022-09-15 08:52:54


【资料图】

作者:宋宁刚(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童庆炳先生是国内著名学者,尤其在文艺学方面,更是大名鼎鼎。由他主持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国内各大学使用最广,嘉惠学子无数。过去四十多年,几代文学理论的研究者和学者中都有他的学生,且大都成绩斐然。作为一个晚辈,我无缘得与童先生相识。只是身在大学,教过文学理论课,读过他的著作,用过他编写的教材,从他的研究中获得过养分和教益,与他的几个学生、同事有所交往,所以,心里总有一些熟悉之感。近日读了这本《朴:童庆炳口述自传》,有几点印象非常深刻。

《朴:童庆炳口述自传》 童庆炳口述 罗容海整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首先,是童先生努力向学的经历。童先生从小生活艰辛,经历曲折却不时柳暗花明,甚至堪称幸运。在这幸运的背后,则是他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由于家境贫苦,童先生十三岁读初一时就辍学在家干活,可是,他并没有就此屈服和放弃,而是“把村里几乎所有的书都一本一本搜罗来读”。一年后,即便没有父亲的支持,他还是坚持继续学业,并在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不用家里出钱的师范学校。1955年从龙岩师范毕业考上北师大,从福建到了北京,大三时遇到1958年的“大跃进”,提前一年毕业留校工作。其次是童先生的尊师重道的态度。童先生在北师大读书时,曾受教于黄药眠、李长之、陆宗达、启功、谭丕模、郭预衡、王汝弼、钟敬文等多位老师。毕业留校后被分配到文艺学教研室,在黄药眠教授手下做助教。童先生在工作上不断进取,在这方面,黄药眠等前辈老师是他的榜样。“我认为当教师就要像他(指黄药眠)那样,不断地钻研问题、提出问题,想办法实现理论创新。”“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童先生被任命为北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1979—1983),主管系里的教学与科研。在此期间,他深度参与了国内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工作,申请中文学科的博士点,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988年,在北师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的职位上,促成了北师大和鲁迅文学院联办的“作家研究生班”,培养了莫言、余华、迟子建、毕淑敏等新时期以来的一批名作家,至今传为美谈。

童先生的研究成果和治学方法,对于今天的文学教学与研究,仍然有启发意义。比如他一再重申,黄药眠先生所强调的“理论的具体性”,强调将文学理论落实在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上。“1960年左右,黄先生……给我们三四个助教开课……开的是作品分析课,他认为作品分析对于搞文学理论的人来说,是最基础的工作,一定要把这个基本功练好。”也因此,“分析作品成为北师大文学理论学科的重点和特色,这和我们重视当代文学创作是相联系的,也是黄药眠先生开创的传统。”如果说这个传统是黄药眠先生开创的,那么,可以说是童庆炳先生接过了老师的接力棒,将这个传统发扬光大并成为北师大文艺理论学科的一个特色。

不仅如此,童先生还学习自己的老师们,在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同时,也尝试自己创作,这样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感性表达,也对理论研究很有促进。“我的很多老师都是既搞理论又搞创作,钟敬文、黄药眠、启功都是或者写诗,或者写散文,或者兼写小说,还兼翻译。”“现在的文学理论都是借助概念,完全是一种逻辑推演,其实很多概念是没用的……你通过自己创作的体验,(会)知道哪些概念是有用的……以后讲课时,把那些没用的清除掉……这样你的课才会讲得好。”也因此,童先生不仅在教学之余写过散文,还写过长篇小说。他说:“我觉得老师应该给学生做出榜样,感性、理性双向同时发展。”他的老师是这么做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而童先生的学生,也延续了老师的这种可贵的作风,不仅从事文艺理论研究,也间或从事散文、诗歌、翻译等,保持自己对文字的敏感与熟稔。从今天的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生态来看,如此做法太宝贵、也太稀缺。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5日 11版)

关键词: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