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走单骑》:戈壁“明珠”融汇拼搏之志与民族之美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3-02-24 17:09:34


(资料图)

馥郁飘香的甘甜瓜果、壮美辽阔的戈壁大漠、奔放洋溢的新疆歌舞、热气腾腾的烤肉烤馕……将这一个个集中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意象串联起来的是穿越数千年的戈壁“明珠”——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日前,《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三季播出吐鲁番“坎儿井”篇,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演员周韵、唐九洲以及飞行嘉宾王濛、艾热在大漠戈壁中探寻新疆的灵动秀美的“水密码”,向观众描绘了一幅炽热刚劲之火与清凉生机之水相交相融的美妙图景,展现了在两极激荡间、在传承数千年的劳动人民的双手下所诞生的世间奇迹。

本期节目,突出一个“美”——有斜阳余晖洒落大漠戈壁的雄浑壮美,清渠如丝、竖井点翠的灵动秀美;更重要的是,跟随节目组的镜头,观众们仿佛见证了吐鲁番人民为了生存、为了水源而延续数千年的“坎儿井”劳动场景。吐鲁番的人们,凭着这份苦中作乐的豁达在这里扎根。用最火热的歌舞和最甘甜的坎儿井水,在戈壁苍茫中孕育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井下,是不舍昼夜、拼搏劳动;井外,是围炉共话、灯火万家。美景、劳动与生活三者碰撞,迸发出中国式浪漫的民族之美。截至发稿时间,本期节目新媒体端覆盖逾4亿人次阅读。

凝聚人心人气,是美的延续。有坎儿井,村庄里就有灵气、有人气、有活力。村民在水渠边交流、孩童在水渠边嬉戏,还有人用坎儿井水洗衣洗菜……如今坎儿井既是一个文化空间,也是一个文化景观,发挥着促进邻里关系和谐与民族团结、传承民族地域文化、培育团结友爱精神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吐鲁番的活力,感受到吐鲁番人民蒸蒸向上的生活热情,需要保护好坎儿井、传承好坎儿井文化。正如新疆师范大学文化润疆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卫东说:“怎么讲好中国故事?怎么讲好新疆故事?今天看到这个节目就给了我们答案。”

吃水不忘挖井人,护井代代有其人。“坎儿井一定要好好保护,不只是因为坎儿井的建造很伟大,坎儿井的传承更包含着一代代吐鲁番人民的维护、保护,直到今天人们仍能喝上坎儿井的水。”正如单霁翔在节目中所说,无论是坎儿井匠人流传下来的辘轳、套包、夹杆等工具,还是现在坎儿井下留存的油灯印记、开凿痕迹,都是一代代吐鲁番人民修建、维护、清淤坎儿井的见证。保护坎儿井,守护的是一份延续千年的陪伴,让我们看到坎儿井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文明奇迹,更是在当代仍有跃动的呼吸,展现出的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生命之源映照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也在诠释着保护坎儿井的重要意义。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50多万人口的饮水问题,林州10万开山者历时10年开凿红旗渠,用双手挖出了一条“人工天河”。坎儿井与红旗渠,相差数千年、相隔数千里,却不约而同地承载着生命和希望,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书写着火洲绿溢、清泉徐来、生生不息的传奇。

“人类是如此的幸运,能把最高、最低、最冷、最热、最荒凉极致又绿意盎然的地方,同时置于这方天空之下。”坎儿井非中国独有,但是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幸福生活的价值旨归为人类共有。爬过长城、跨过大运河、来到坎儿井,《万里走单骑》让我们看到,人类留下的伟大奇迹,至今都还有强大的生命力。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综艺、文艺作品,能在以小见大间联通古今,将胸怀天下的社会价值与温暖美好的人文关怀融于综艺美学,创作出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作者:杨梓岩)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