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时间:2023-06-21 05:57:29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52】
(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赵明昊
吐鲁番,素有“火州”之称!年降雨量只有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每年有100多天气温高于35℃,极端高温接近50℃,可谓“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但令人称奇的是,这片火焰山下的土地,并没有被酷热干旱扼住咽喉,而是绿洲成片、瓜果飘香。
吐鲁番市坎儿井。寿伟摄/光明图片
瞧嘛,此时走进吐鲁番葡萄沟,你会发现:每个农家小院均是浓荫匝地,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挂满藤架。“亭亭座座珍珠塔,层层叠叠翡翠楼。轻些走!‘玫瑰紫’刚刚吃醉酒;且留心,小心‘马奶子’蹭身油。”诗人张志民把葡萄沟葡萄丰收的盛景写得淋漓尽致。
那么,创造这一奇迹的奥秘何在?
“因为,有了坎儿井!”新疆坎儿井研究学会秘书长吾甫尔回答。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誉为‘地下运河’。坎儿井就像一道道血管,遍布吐鲁番‘全身’,不独灌溉出世界上最甜的葡萄,也滋养出丝绸之路上这颗明珠。”这位70多岁的老人满脸自豪。
“坎儿井有多‘高寿’?有人说2000多年,有人说更早。在《史记》、居延汉简里,对西域这种‘竖井通渠’之法都有记载。”吾甫尔老人娓娓而谈,“1845年,民族英雄林则徐遣戍伊犁,途经吐鲁番,被坎儿井震惊了,在日记里写下:‘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后来,他大力推广坎儿井,‘遂变赤地为沃壤’,因此,人们把这些新凿的坎儿井叫作‘林公井’。190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记录了在哈密西北35公里处见到的坎儿井:‘地下的水躲过了日晒蒸发,默默地流入干旱的土地,使稻谷果木染绿了荒原’……”
神奇的坎儿井,究竟是个什么样?若要看清它的全貌,须得“上天入地”。
放飞无人机,从空中俯瞰,在天山山脉和库木塔格沙漠间的无垠戈壁上,一个个形似月球环形山的土圈排列成行,并排通向绿洲,这是坎儿井竖井的井口。
循踪来到吐鲁番坎儿井乐园,择一井口坐电梯抵达地下60米深处。眼前,是一道幽光荡漾的暗渠。渠宽逾一米,渠水向着远处涌流。当水流回地面,又通过明渠汇入涝坝(蓄水池)中,供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
看啊,就是这样一道道地下暗河,将来自博格达峰、喀拉乌成两座雪山的冰雪融水点点滴滴聚集起来,汇成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源,躲过烈日炙烤、避开风沙肆虐,让本是“生命禁区”的茫茫戈壁化作美好家园……
“掏挖坎儿井,那可是难得很!”吾甫尔高扬的语调把记者从遐想中拉回,“一年年在深深的地下弓着身子干,头上只有一盏昏黄的灯葫芦,磨秃了的坎土曼一下一下抡……就拿这条米依木·巴依坎儿井来说,长20公里,耗尽了十代人的心血……”
“坎儿井就是我们的命根子!”1982年出生的马静是土生土长的吐鲁番人,在坎儿井乐园工作了近20年。这里的每条坎儿井,她都能说出个来龙去脉,工匠们发明的“木棍定向法”“油灯定向法”,她讲得栩栩如生。她说,吐鲁番人常挂在嘴边的谚语是:“男子汉死了,灯灭了;坎儿井死了,庄子就要搬迁。”
最多的时候,全疆有1800多条坎儿井,暗渠总长5200多公里。然而,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机电井大量使用等原因,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坎儿井出水量逐年减少,数量急剧萎缩。
“2003年,新疆坎儿井研究学会对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展开摸排,结果显示,如果不加以保护,20年后,坎儿井将全部干涸。这一结果经媒体报道后,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坎儿井该何去何从’的大讨论。”马静回忆。
讨论引起了全国高度关注,新疆更是痛下决心:保护坎儿井,留住绿洲之源!
2003年,自治区水利厅完成了对全区坎儿井的系统普查,首次为每条坎儿井建立了翔实“档案”;2005年,《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报告》批复实施,计划9年内投资2.5亿元拯救坎儿井;2006年,坎儿井入选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名单,后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2009年,全国首次大规模的坎儿井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多次到吐鲁番调研,认为坎儿井属于‘活态文化遗产’,应当由本地能工巧匠按传统工艺开展‘自救式修缮’。”吐鲁番学研究院研究馆员李刚翻开一本相册,讲起这些年维修加固坎儿井的情形:“瞧,这是掏捞暗渠,这是加固竖井,这是修整涝坝……就是这么踏踏实实地干,‘救活’了100多条坎儿井。”
记者来到高昌区艾丁湖镇庄子村。火辣的日头刚偏西,村民们都聚到了村头阿洪坎儿井出水口处打水。过去打水是肩挑背扛,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动三轮车,几分钟工夫,就能把几大桶水运到家。
“这些水主要用来浇葡萄地、饮牛羊,人也爱喝。虽然村里早通了自来水,但大家还是觉得坎儿井的水更甜。”64岁的村民吐尔逊·巴吾东捧起渠水,热情招呼记者“尝上一口”。
从16岁起,吐尔逊·巴吾东就成了一名井匠。如今,他跟几个老伙计一起负责阿洪坎儿井的日常管护。
“前些年,政府把我们集中起来培训,为每支掏捞队配备了拖拉机、滑轮、钢丝绳等工具,还发工钱,大家积极性很高。”吐尔逊·巴吾东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他们的行列,“不能再让坎儿井干涸了!”
如今,经过连续7期维修加固工程,在吐鲁番,有214条坎儿井重现粼粼清波,总长度达3491.74公里。
写满故事的坎儿井,更成为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参观地。在亚尔镇坎儿井小镇,在坎儿井民俗园,在坎儿井源景区,在一处处果香芬芳的葡萄园里,村民们为游人讲述着坎儿井的故事,也享受着特色文旅带来的幸福生活……
“坎儿井的流水清,葡萄园的歌儿多,吐鲁番的天气暖,比不上我心里热……”记者离开吐鲁番时,不知哪家农家乐正播放着这首欢快的新疆民歌。
扫码看视频 解密“地下运河”坎儿井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1日 01版)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